美國會曝中共潛在攻台三大時間表 2049仍被視為最關鍵

美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發布2025年度報告指出,解放軍「侵台」最可能有三個時間點,呼籲美及盟友必採相應措施,否則將無法阻止侵略行動。 圖為洲際飛彈發射井。圖/取自搜狐
美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發布2025年度報告指出,解放軍「侵台」最可能有三個時間點,呼籲美及盟友必採相應措施,否則將無法阻止侵略行動。 圖為洲際飛彈發射井。圖/取自搜狐

美國國會下屬「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近日發布2025年度報告指出,中國軍事與經濟能力快速成長,使美國應對中國威脅預警時間大幅縮短,並曝光中國可能武力侵台的三個潛在時間點,分別為2027年、2035年與2049年。報告警告,如果美國及其盟友未採相應措施,可能無法有效阻止中國侵略行動,突顯台海安全已成為全球性挑戰。

中共總書記暨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黨對部隊發表講話,2049年「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也一直是其「雙百方針」的重要政策著力點。圖/取自央視新聞

中共總書記暨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黨對部隊發表講話,2049年「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也一直是其「雙百方針」的重要政策著力點。圖/取自央視新聞

美國警告中國軍事建設 進入戰時狀態

根據USCC最新報告,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正積極為可能與美國爆發的衝突做準備。報告指出,衝突引爆點可能涵蓋台灣、南海熱點及日本周邊爭議領土,報告警告美國及其盟友,阻止中國侵略行為已成為真正的全球性挑戰。

報告披露,過去一年,中國新建約350個洲際飛彈發射井,核彈頭儲備增加20%,軍事建設已達「戰時狀態」,這可能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長期威懾優勢。報告還稱,北京透過核武擴張和人工智慧驅動戰爭系統,正將解放軍轉變為一支即使核武器數量不及美國、也能與美國打贏戰爭的軍隊。

圖為東風41洲際飛彈的發射井,單是一個井蓋就重達750噸。圖/取自搜狐

圖為東風41洲際飛彈的發射井,單是一個井蓋就重達750噸。圖/取自搜狐

USCC警告,這些軍事進展,加上中國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可能讓北京在危機中「迅速果斷地」採取行動,縮短美國及其盟友對侵略的反應時間。報告指出,解放軍在台灣周邊的軍事行動持續升級,並部署更多適用於兩棲攻擊的新型部隊,可能削弱美國履行《台灣關係法》的能力。

報告揭露2027、2035、2049三個潛在攻台時間點

報告指出,中國可能攻台的三個潛在時間點為2027年、2035年與2049年。

根據公開情報,習近平指示解放軍在2027年前具備攻台能力,這年正值解放軍建軍100年,具象徵意義。習近平曾說,解放軍要在此前達成「機械化、資訊化、智能化」的重大進展。報告強調,這並不代表中國一定會在2027年發動攻擊,而是象徵軍事能力達標。

另一時間點是2035年。USCC說,北京曾提出2035年前「基本完成國防與軍隊現代化」,並建成連接台灣與中國本土的高鐵線路。因此,分析人士認為,2035也可能成為潛在攻台年份。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於2023年開通福建沿海高鐵,使兩岸高鐵在技術上成為可能,但實際運作仍需在中國完全控制台灣後才能實現。

平潭大橋已完工,這是公路鐵路都能行的大橋,京台高鐵也經此,按北京規劃,未來「台北」最後一段就是由此跨過台海。圖/取自搜狐

平潭大橋已完工,這是公路鐵路都能行的大橋,京台高鐵也經此,按北京規劃,未來「台北」最後一段就是由此跨過台海。圖/取自搜狐

最後提的時間點為2049年。此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0周年,習近平曾表達盼在此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報告認為這已表達希望此前完成兩岸統一。報告引述分析師普遍認為,2049年的攻台可能性最大,也最符合習近平的長期戰略規劃。

此外,報告補充說明,北京從未公開承認任何明確攻台期限。習近平2023年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會面時,否認有2027或2035的攻台計畫,但他曾兩度表示,台灣問題「不應一代一代傳下去」,被認為暗示希望在其一生中解決台灣問題。

中國對內外宣傳呈現落差

USCC報告指出,中國對國際受眾的英文宣傳刻意淡化入侵台灣的可能性,對內中文宣傳卻不斷指台灣「挑釁」,合理化未來軍事行動。報告分析,這種落差顯示北京可能正在為國內民眾做好應對戰爭的心理準備。

報告強調,雖然目前沒有跡象顯示中國計畫立即入侵台灣,但美國及其盟友已不能再假設台海衝突為遙遠威脅,也不應再認為有充足時間應對。

薛瑞福:攻台預警時間縮短

美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18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說,中國軍事能力快速成長,已包括自行驅動登陸艇、超音速飛彈等新能力。他說,中國在灰色地帶的侵略行動顯著增加,特別是在台海與南海,對台灣防空識別區的侵擾過去五年增長1500%,2024年已超過3000次,2025年預計更高。

美國防部前印太助理部長、現任美國印太安全研究所負責人的薛瑞福說,共軍對台灣防識區侵擾過去五年增長1500%,2024年已超過3000次,2025年預計更高。圖/中央社

美國防部前印太助理部長、現任美國印太安全研究所負責人的薛瑞福說,共軍對台灣防識區侵擾過去五年增長1500%,2024年已超過3000次,2025年預計更高。圖/中央社

薛瑞福表示,解放軍可在幾小時內執行海上封鎖,甚至迅速轉換為攻台行動,且封鎖幾乎不會提前發出警告。他說,解放軍海軍、海巡與海上民兵經常出沒台灣周邊海域,快速完成封鎖部署十分容易。此外,解放軍持續針對兩棲登陸、後勤支援等環節演練,使台灣預警時間大幅減少。

美台軍事合作建議與環太軍演

USCC報告建議,美國會應支持台灣加入更多因地制宜的軍事演習,而非單純依賴規模龐大但作戰層面基礎的環太軍演(RIMPAC)。薛瑞福說,多邊演習可邀請日本、菲律賓等可能牽涉台海突發事件的國家參與,並強化台灣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

此外,報告建議美國務院與台灣合作,啟動「外國軍事銷售制」(FMS)提供非武器性支援服務,以增強美軍在台周邊部署能力。薛瑞福表示,此舉可讓台灣實質參與美軍區域部署,包括在呂宋島北部建設基地,直接增強對中國的嚇阻能力。

此外,USCC還建議美國國會,透過立法強化台灣國際地位,如承認梵蒂岡為台灣重要夥伴,建立支援三方機制,並反制中國對梵蒂岡施壓。

報告總結指出,雖然中國尚未公開明確攻台時間表,但美國及其盟友不能再假設有充裕時間準備,台海安全已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戰略問題。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