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會精神領袖橋下徹批高市「逞強冒進」 為政府穩定投變數

日本「維新會」創辦人、精神領袖橋下徹,近日在電視節目上批評日相高市早苗言論「逞強冒進」。圖/取自橋下徹 X
日本「維新會」創辦人、精神領袖橋下徹,近日在電視節目上批評日相高市早苗言論「逞強冒進」。圖/取自橋下徹 X

日本前大阪市長、維新會創辦人之一橋下徹,近日在電視節目直言批評首相高市早苗,指她在國會關於「台灣有事」的表態,是「不該逞強的冒進言論」,他提醒日本政府不應在實力不足情況下誇口。橋下評論反映了日本政界已有不少人,對高市涉台與對中政策持保留態度。橋下徹是聯合政府中「維新會」精神領袖,其言論是否影響維新會成員態度,進而對高市政權穩定形成挑戰亟待觀察。

橋下徹:高市言論冒進 對中日關係具風險

橋下徹在電視節目上對高市提出的「存亡危機事態」發言表示批評。他說,「如果日本被人說成那樣(指中國總領事「斬首」發言)卻什麼都回應不了,這是非常丟臉的事情。如果回應不了,那一開始就不應該說這種話,應該用政府見解回答、控制在官方答辯中。我對高市最擔心的事情就在這裡顯現出來。」

橋下徹在x平台探討日本近期開始蘊釀的觀點,考慮將說出「斬首」的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如圖)「驅逐出境」。圖/取自橋下徹 X

橋下徹在x平台探討日本近期開始蘊釀的觀點,考慮將說出「斬首」的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如圖)「驅逐出境」。圖/取自橋下徹 X

橋下分析,高市發言的背景是「針對一部分強硬的支持者,有些過於前傾的發言」,他補充說:「我最擔心的是這可能會導致武力行使。」

橋下徹指出,高市早苗的支持者群體中,有許多人在國內只會說威勢十足的話,卻不考慮國際社會反應,包括靖國神社參拜等行為。他強調,國際社會的看法不可忽視,日中之間「言語上的炸彈」不應變成真正的武力衝突。

此外,橋下認為高市此次言論不僅可能刺激中日外交,也可能增加駐留中國日本人的安全風險。他分析,高市將「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掛鉤,可能打破長期以來中日間的戰略模糊,也使日本更緊密地捆綁在對抗中國的路線上。

儘管橋下已於2015年退出政壇,不再持有維新會黨籍或決策職務,但因他2010年創辦維新會的身份,至今仍被視為維新會「精神領袖」,對黨內政策與形象仍具象徵性影響。有分析認為,維新會至今的改革派色彩與政策風格,仍深受橋下時期奠定的路線影響。

日本政界與學界的批評與憂慮

高市早苗7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表示,中國若攻台,可能構成依安保法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此言論立即引發日本國內外關注與批評。日本國內對高市說法的疑慮,並不少見。

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認為,高市的言論應是「意外之語」,並非深思熟慮的戰略宣示。媒體評論人清水克彥警告說,高市將「存亡危機事態」與集體自衛權掛鉤,可能把駐留中國日本人牽扯進風險中。即使是右翼人士也認為,高市的立場極端,過度強硬,可能破壞日本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與平衡。

陸方已召見日本駐華大使,要求撤回上述答辯,並出台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建議中國公民近期避免赴日與留學謹慎規劃,甚至在黃海舉行實彈軍演。為此,日本外務省亞太局長金井正彰日昨已前往北京,與中方進行協商,根據NHK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金井局長在今日會談將重申,日本並未改變對華一貫態度。同時表明即時雙方在安全保障、台灣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仍應避免讓爭議波及雙方的人員往來與民間交流。

維新會在新聯合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在高市早苗任首相前,原與自民黨長期合作的公明黨退出合作,自民黨需要新的夥伴以維持眾議院多數。維新會透過與自民黨達成「聯合執政基本協議」,成為新政府穩定運作的關鍵力量。

今年10月20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右)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左)簽署聯合執政協議,高市才在隔日當選首相。圖/取自日本維新の会 X

今年10月20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右)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左)簽署聯合執政協議,高市才在隔日當選首相。圖/取自日本維新の会 X

出身律師界的橋下徹,以犀利評論和挑戰官僚體系聞名。2008年至2011年擔任大阪府知事,期間推動「大阪都構想」;2010年成立「大阪維新會」,兩年後整合為全國性政黨「日本維新會」,成為改革派核心領袖。

2015年都構想公投失利後,橋下宣布退出政壇,專於媒體評論、律師工作與網路政論節目。儘管已無正式職務,但仍被視為維新會政策方向與改革形象的象徵性精神領袖,對黨內與外界政治觀感具持續影響。橋下的評論突顯日本政界內部對高市早苗冒進政策的警惕,也反映維新會在新政府中不可替代的角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