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彈射型「無人機航母」近了?共軍「四川艦」展開首次海試

大陸首艘配備電磁彈射系統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今天(14日)正式海試。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首艘配備電磁彈射系統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今天(14日)正式海試。圖/取自新華社

大陸首艘配備電磁彈射系統的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四川艦」今天(14日)正式啟動首次海上航行試驗。上午9點多,四川艦自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碼頭解纜,在五艘拖船牽引下駛向外海,進入預定海域展開測試。本次海試主要驗證其艦上動力與電力系統的可靠與穩定性。

四川艦滿載排水量逾4萬噸,採用雙艦島上層建築與全通式飛行甲板,並首度搭載電磁彈射與阻攔系統,可運作固定翼飛機、直升機及多型兩棲裝備。其飛行甲板結構更是為大型固定翼無人作戰飛機量身打造,包括隱形飛翼式「利劍-11」(GJ-11)等,並可搭載直-8、直-20運輸直升機及直-10攻擊直升機,外界認為此艦將成為全球首艘彈射型的「無人機航母」。

據央視報導,自2024年12月下水以來,四川艦建造進度按計畫推進,官方確認艦上舷號為「51」,定位為海軍新一代主力兩棲攻擊艦,採用多項創新技術,在航母與傳統兩棲攻擊艦之間形成新型作戰能力架構。

對比傳統航母,四川艦雖在規模上略小,但其戰術定位與任務具備高度互補性。據報導,軍事專家杜文龍指出,其不僅能搭載重型艦載機執行作戰任務,也能利用電磁彈射起飛多型戰鬥型無人機,其艦載機種類、出動率與任務能力已接近「準航母」標準。

杜文龍續指,四川艦與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組成編隊後,可具備類似航母打擊群的聯合作戰能力,並在遠海登陸作戰、島礁奪控等任務上展現高機動性與快速立體投送能力。

總體來說,四川艦核心優勢集中在三大技術:具備重型固定翼機與大型無人機適配的電磁彈射系統;專為無人機作戰設計的「蜂巢式平台」,可同時操作數十架大型無人攻擊機;以及由燃氣輪機與柴油機組成的綜合電力系統,可瞬間提供彈射所需的大功率電能,使其成為中共海軍推進智慧化作戰的重要關鍵。

全球現役戰艦中,只有美國海軍的核動力航母福特號,以及剛服役的大陸第三艘航母福建艦配備電磁彈射系統。大陸軍事專家邵永靈年初曾研判,若海試順利推進,四川艦最快有望於2026年底前服役;即便進度稍慢,2027年年中完成入列也屬合理。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