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男性外逃歐洲創新高  烏克蘭市長警告:徵兵陷入困境

隨著年輕男性創紀錄外逃歐洲,烏軍正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士兵短缺。圖/翻攝自BFBS Forces News YouTube頻道
隨著年輕男性創紀錄外逃歐洲,烏軍正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士兵短缺。圖/翻攝自BFBS Forces News YouTube頻道

烏克蘭戰爭邁入第四年,前線傷亡與長期動員使兵源壓力急遽升高。烏克蘭首都基輔市長克里欽科(Vitali Klitschko)近日警告,隨著年輕男性創紀錄外逃歐洲,烏軍正面臨愈來愈嚴重的士兵短缺。他坦言,戰爭已嚴重削弱烏軍補充兵源,並呼籲下修徵兵年齡門檻,以應對戰線延長與人力缺口。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克里欽科在接受德國媒體Axel Springer訪問時表示:「我們在人力資源上遇到巨大問題。」他坦言,近四年的戰爭已使烏軍在補充兵力方面受到嚴重衝擊。他形容俄軍的攻勢「毫不間斷,像電玩遊戲一樣,他們一波接一波地攻過來,根本不在乎陣亡的人數。」

依照現行規定,烏克蘭男性必須年滿25歲才能動員入伍。克里欽科認為這項規定應該調整。他說:「過去18歲的年輕人就服役,但那還是孩子。目前在烏克蘭,25歲才能被徵召,或許可降至2322歲。」

他的說法反映出對年輕男性外流現象的日益擔憂。政府今年8月頒布法令,允許1822歲男性離境,同期尋求在歐盟國家庇護的烏克蘭人數也急劇上升。

最新數據顯示,歐盟各國9月共核發超過79千份烏克蘭人的臨時保護許可,創兩年來單月新高,德國與波蘭的增幅尤為明顯。

克里欽科指出,烏克蘭與俄羅斯在人力資源上的差距正迅速擴大。「他們(俄軍)接到命令就繼續推進,」他說。「我們已成功守護國家近四年,但這非常艱難。作戰的勇氣仍然存在,這點極其重要。」

他並強調,隨著數百萬烏克蘭人旅居海外,國家的未來取決於戰後能否讓他們回歸。克里欽科說:「如果能讓年輕人中有一半回來,我們就該感到高興。」並指出:「但這需要和平、就業機會與良好的生活品質。戰後我們仍將面臨巨大挑戰。」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6月的一篇報導則揭露,烏克蘭的徵兵壓力、逃兵潮與社會分裂現象愈趨嚴重。報導指出,為填補兵力空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去年四月簽署一項具爭議的法律,將徵兵年齡從27歲降到25歲。根據新規,逃避徵兵者可能被吊扣駕照、凍結銀行帳戶,或被查封財產。

即便在最新一波動員前,估計已有超過2萬名男性為避役逃離該國,其中有些人在嘗試游泳穿越邊界進入羅馬尼亞時溺斃。烏克蘭國家邊防局發言人德姆琴科(Andriy Demchenko4月表示,至少有30名烏克蘭男子在企圖穿越邊境時喪生,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有些屍體恐永遠無法尋獲。

報導提到,民調顯示仍有相當一部分男子願意被動員,但烏克蘭的徵兵行動有分裂社會的風險,國內已被戰爭疲勞所困。許多在前線的烏克蘭士兵,或受傷後返家的士兵,抨擊逃避徵兵者,認為這種行為削弱國家戰力。一名受訪的退役傷兵表示:「我能理解人們會害怕,但我們真的需要新兵來繼續作戰,如果不是我們,那還有誰來保護這個國家?」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