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近期在浙江烏鎮登場,今年峰會的一大焦點,是來自杭州、成立時間不滿十年的六家新創科技公司——深度求索、宇樹科技、遊戲科學、群核科技、強腦科技及雲深處科技——首度同台對話,被外界稱為「杭州六小龍」。它們在人工智慧、大模型、具身智能與腦機接口等領域的快速突破,反映中國大陸科技產業正從「互聯網+」全面轉向「AI+」。
據指出,「六小龍」多成立於2015年前後,與烏鎮峰會幾乎同齡,但在全球科技圈已具一定話題度:深度求索(DeepSeek):開源大模型引起國際關注。宇樹科技(Unitree):推動四足與人形機器人加速落地。遊戲科學:作品《黑神話·悟空》讓中國遊戲文化走向國際。群核科技:主攻空間智能與3D感知技術。強腦科技:腦機接口技術加速進入醫療應用。雲深處科技:以「山貓」機器狗切入危險環境作業場景。
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受訪時表示,具身智能近一年發展「像做夢一樣」,許多過去只能在科幻作品中看到的情節,已開始在真實世界成形。
《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指出,這批企業的出現,象徵中國大陸科技創新的敘事正從應用層面走向底層技術突破,也愈來愈多以自主研發為基礎的公司,開始挑戰全球市場。
「六小龍」崛起背後,是大陸地方政府密集推動科技創新的政策布局。三里河微信公眾號表示截至今年8月,浙江已建成 2600多家博士創新站,其中逾 200家與AI高度相關;大羅國家重點實驗室已達38 家。此外,浙江共培育超過 18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AI核心產業今年前9個月營收達4944 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22%)。
業界人士甚至直言,現在有「六小龍」,未來「可能會有六百小龍」。
除杭州外,長三角其他地區也在AI落地上展現速度。《安徽日報》認為,安徽企業今年在烏鎮展出多項成果,包括科大訊飛的「星火深度推理大模型 X1.5」、AI黑板、智慧法庭及翻譯場景應用等。
在數位鄉村展區,鳳陽縣展示的「小崗超腦」利用AI整合農業資料、判讀病蟲害,並提供智慧旅遊導覽服務。中國移動安徽公司則展示5G+AI在智慧江豚保育、智慧茶園管理等案例。
黃山風景區也宣布成為大陸首個「AI伴遊景區」,並公布六項人工智慧應用情境,包括虛實融合的沉浸體驗、AI登山引導、智慧分流管理等。
中國大陸官方近期發布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培育並壯大新興與未來產業,未來十年新增規模相當於「再造一個高技術產業」。
2025年,中國首次進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全球創新指數前十,象徵其創新體系已進入第一梯隊。
政策紅利、產業基礎與市場規模三者疊加,使外界普遍認為,「六小龍」只是中國大陸AI創新的開端。
從人形機器人在各大展會亮相,到AI在文旅、教育、農業等場景快速落地,烏鎮峰會折射出中國科技創新的新方向——從流量競爭轉向硬科技競賽。
「六小龍」代表的是一種新型創新模式,也可能預示著更多新創力量的集體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