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涉台言論惹怒北京 牛彈琴:今日中國絕不容日本再犯老錯

高市早苗以「台灣有事」提到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引起國內外輿論風暴。圖/取自産経ニュース YouTube
高市早苗以「台灣有事」提到介入台海的可能性,引起國內外輿論風暴。圖/取自産経ニュース YouTube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提到介入台海的可能性,除了國內輿論質疑其發言過於輕率外,大陸更掀起強烈反彈。對此,具有大陸官媒背景的微信公眾號「牛彈琴」今天(11日)指出,高市的言論其實是日本侵略挑釁的老套路:「日本從前發動九一八事件、珍珠港襲擊皆辯稱攸關日本存亡,不過今天的中國,絕對不可能再讓日本侵犯核心利益」。

高市近日表態,「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相關說法則引起大陸外交官薛劍在社群平台的「斬首說」,進而引發輿論風暴。對此,日本官房長官木原稔10日表示,已就此對中國提出抗議,而高市也表示沒有收回這項言論的打算。

高市上任20天 觸怒陸方兩次 

「牛彈琴」開頭便稱,高市早苗創了紀錄:上台也就10天,11月1日,中國提了第一次強烈抗議(APEC會林信義),又過了不到10天,中國又對她提了第二次強烈抗議,「日本首相換得比較勤,但中日建交以來,不管是哪個首相,一開始都還比較注意謹言慎行,沒有一個像高市早苗這樣魯莽,讓中國這樣憤怒,中日開局這樣糟糕」。

文章搬出歷史指出,高市的言論實際上代表了日本侵略挑釁的老套路,從前發動「九一八事件」時說「滿蒙問題是關係到日本國生死存亡的問題」;發動珍珠港襲擊時,則稱「ABCD包圍圈(美英中荷)影響了日本的生存」。但後來滿蒙生命線全丟了日本也沒亡國,「太平洋那麼大,容不下一個和平的日本?」

文章強調,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以何種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純屬中國內政,與日本何干?但日本偏不死心,偏要橫插一腳。文中並提到,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立憲民主黨黨魁野田佳彥皆警告高市言論的危險性,強調應慎重對待涉台問題。

「牛彈琴」表示,無論高市的言論源於缺乏執政經驗,或出自其保守本性,「今天的中國,絕對不可能讓日本侵犯核心利益」。文章並指出,高市上台當天,大陸外交部已鄭重提醒:(希望日方)信守在歷史、台灣等重大問題上的政治承諾。對於未來發展,文章指,「觀其言、察其行,時間終將剝去所有偽裝,露出本質;我們寄希望於最好的結果,但也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

不過,文章仍持樂觀態度,稱現在的中國已今非昔比,「考慮到當下中日力量的對比,一個敵視中國的日本領導人,我們當然很不樂見,但即便真成了現實,她又能奈我們中國如何呢?」文末感嘆,高市早苗引起中方反感的速度恐怕前無古人,不知尚有無來者。

日本右翼勢力回歸 高市言論挨批軍國主義復活

湖北省政協委員、時事評論人胡占豪也在微信撰文,將高市的表態與九一八事變類比,指稱從前「偽滿洲國」引入日本侵略的說法違背史實;實際上,日本對華的侵略行為始終具有明確的計畫性與延續性,是其長期推行軍國主義擴張政策的必然結果,絕非偶然或臨時起意。

胡占豪稱,歷史總是驚人相似;當今日本右翼政客的言論,與上世紀30年代軍國主義的論調如出一轍,「若非現在中國的實力比日本強,日本人侵略的鐵蹄早就又來了!」他認為,高市所稱的「存亡危機事態」,放鬆了對生存危機的解釋限制,是在以往政府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又向前邁了一大步」,與軍國主義時期日本對外擴張的藉口何其相似;因此務必認識到,軍國主義並沒有消亡,日本軍國主義正在復活。

文章指日本的舉措與美方拖不了關係,戰後美國出於冷戰需要而對日本軍國主義勢力採取庇護政策,包括保留天皇制度、讓安倍晉三的外祖父、甲級嫌疑戰犯岸信介得以重返政壇並出任首相等,都是導致當今日本右翼勢力回潮、歷史修正主義抬頭的重要誘因;這種基於短期戰略利益所做出的決策,已為東亞地區的長期穩定與和解埋下了深層隱患。

中日不信任感增 日本恐陷危險地緣政治漩渦

大陸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則在《環球時報》撰文稱,高市言論製造了惡劣先例,可能給中日關係和地區局勢帶來嚴重後果與消極影響。

項昊宇搬出三點分析,其一,高市言論嚴重破壞中日關係間的政治互信;日方應糾正錯誤做法,消除對中日關係的負面影響。其二,高市的言論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了極其錯誤的信號,可能使後者誤判形勢,在「謀獨」道路上更加有恃無恐,從而加劇台海局勢的緊張動盪。其三,這也將日本自身置於極其危險的境地,將日本的「存亡」與中國內政問題強行捆綁,等於把日本綁上「台獨」的戰車,一旦日本主動軍事介入台海衝突,只會引火自焚。

項昊宇直言,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並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政治右傾極化的產物;其背後是自民黨保守派試圖藉煽動「外部危機」轉移國內矛盾、推動「修憲擴軍」的政治算計。然而,這種民粹示強言論不僅會撕裂日本社會,更會把日本置於危險的地緣政治漩渦中。

日本又以「存亡危機」對外擴張?美專家不看好對台承諾

對於高市早苗的言論,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0日嚴詞批評,稱此種「暗示武力介入台海」的表述,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同日本政府迄今所作政治承諾嚴重不符,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

林劍並公開向日方拋出「三問」:日方領導人有關言論到底想向「台獨」勢力發出何種信號?是否企圖挑戰中方核心利益、阻撓中國統一大業?日方究竟想把中日關係引向何方?大陸駐日使館晚間也追加問題:日本軍國主義曾多次以所謂「存亡危機」為由發動對外侵略,包括借口「行使自衛權」悍然製造「九一八事變」,挑起侵華戰爭;如今日方再提「存亡危機事態」,企圖將自身綁上分裂中國的戰車,不得不讓人懷疑日本是否要重蹈覆轍?

不過,彭博引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漢彌爾頓盧格研究所日本政治與安全領域教授利夫(Adam Liff)的看法指出,高市的說法不應被視為對任何台海危機的承諾。利夫認為,「高市言論充其量可理解為,坦白承認日本政府內部討論過這一種應對台海危機的可能性」,而這一點也曾被許多政治人物與觀察家公開提及,並非日本立場出現明確轉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