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觀察者網》今天(10日)引述《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繼挪威與丹麥之後,英國也開始擔憂大陸製造的電動巴士可能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報導指出,英國政府正針對數百輛宇通製造的電動公車展開調查,評估車輛是否存在「被遠程熄火」的潛在風險。不過,相關指控已遭宇通嚴正否認。
據報導,英國交通部官員透露,目前正與國家網路安全中心(NCSC)評估全球最大巴士製造商宇通公司,是否能透過軟體更新與診斷系統將手伸進車輛控制權限。這項調查源於挪威得公共交通運營商Ruter,Ruter此前聲稱,宇通巴士可能被「遠程熄火或陷入癱瘓」,該結論也讓丹麥啟動後續審查。
英國工黨議員斯坦班克(Euan Stainbank)則呼籲施凱爾政府盡快評估陸製電動巴士的潛在風險。他警告:「越來越多大量中國製造的電動巴士出現在路上,但供應商可能遠程訪問甚至操控車輛控制系統,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目前,宇通已向英國市場交付約700輛巴士,主要行駛於諾丁漢、南威爾士及格拉斯哥地區,由Stagecoach及FirstBus等大型公共運輸公司營運。宇通也正研發符合倫敦交通局(TfL)標準的雙層電動巴士,意在進一步拓展英國市場。
對此,英國交通部回應指出:「我們正在調查此案,並與國家網路安全中心密切合作,以了解挪威與丹麥採取行動的技術依據。」倫敦交通局則強調,旗下營運商目前並無使用或訂購宇通巴士,所有投入營運的車輛「必須通過嚴格的技術測試」。
面對質疑,宇通汽車接受《星期日泰晤士報》訪問時強調,公司一貫嚴格遵守營運所在地的法律與行業規範,並指出所有車輛資料僅用於維護、強化軟體與售後服務。宇通表示:「相關數據均採用加密儲存與訪問控制保護,未經客戶授權,任何人不得存取,宇通嚴格遵守歐盟資料保護法規」。
Ruter公司上月曾在屏蔽外部訊號的地下礦井中,分別對一輛新款宇通巴士與荷蘭VDL公司生產的車輛進行安全檢測,評估車輛是否可能被駭或用於情報活動。Ruter指稱,宇通巴士具備軟體更新與診斷的遠程存取功能,而VDL巴士則無此項設計。Ruter因此擔憂,宇通的功能可能被用於干擾車輛運行,不過Ruter補充,只要移除車內的SIM卡即可阻斷遠程連線,保留本地控制權。
丹麥最大公共交通公司Movia隨後也宣布展開調查,但直言類似功能並非宇通獨有,許多西方品牌電動車同樣具備遠程軟體更新機制,也存在相同風險。
《金融時報》分析,由於中英關係日趨緊張,這項爭議才更具政治敏感性,英國政界目前正辯論是否應正式將中國定義為「敵對國」或「威脅國家」。
事實上,「遠程控制疑慮」並非首次出現。今年1月,美國監管機構曾對特斯拉展開調查,起因是其手機應用程式允許車主遠程操作車輛回到停車位或前往其他地點,引發多起事故。不過,宇通生產的公車由司機人工駕駛,並非美國或歐洲部分地區使用的無人駕駛接駁車。
然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今年3月曾警告:「試想,美國若有三百萬輛中國汽車在路上,而北京能同時讓它們熄火,這將多麼可怕。」她還形容,「中國智慧汽車就像裝上輪子的IPhone,可能每分鐘都在蒐集數百萬美國人的數據並傳回中國。」
時任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現任副部長的華春瑩則在社群平台反諷道:「若中國車能被北京同時關閉,那是不是意味iPhone、特斯拉、甚至波音飛機,也都隨時可被華盛頓關掉?」她引用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名言指出:「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錘子,那你會把所有問題都看成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