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5採購案延宕 國防部稱F-16V「美方已每天20小時趕工」

總統賴清德(2排中)10月31日主持陸軍裝甲第584旅聯兵三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結束後與國防部長顧立雄(2排右3)、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2排左3)、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2排左2)、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2排左)等人和官兵合影留念。圖/中央社
總統賴清德(2排中)10月31日主持陸軍裝甲第584旅聯兵三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結束後與國防部長顧立雄(2排右3)、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2排左3)、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霍守業(2排左2)、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2排左)等人和官兵合影留念。圖/中央社

我國向美採購66架F-16V,原本預定明年全部到貨,結果至今1架也沒來,被戲稱為「隱形戰機」。立法院今天(3日)邀請國防部報告相關採購案,國防部表示,目前共有「AGM-154C 飛彈」、「F-16V BLK70 戰機」、「MK-48重型魚雷」、「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及「雲豹甲車輪轂採購」等5項採購案延宕,其中F-16V部分,美方已採兩班制每天20小時趕工。

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日邀請國防部長顧立雄報告「近年國軍各項軍事工程落後及軍、商購案延宕原因分析及具體應處作為」並備質詢。國防部指出,軍購案部分有「AGM-154C飛彈」、「F-16V BLK70戰機」、「MK-48重型魚雷」等3案延宕。

AGM-154C飛彈案即「F-16A/B型戰機性能提升」案,編列1359億7150萬元,自2012年至2026年執行戰機性能提升與採購AGM-154C等各類型飛彈。美方2017年同意供售AGM-154C飛彈,原規劃於2025至2026年全數交運;惟因採購最新構型,頇重啟產線、備料及系統發展整合,規劃於2027至2028年全數交運。

F-16V BLK70戰機案編列2472億2883萬元,自2020年至2026年向美採購66架戰機。原規劃2026年全數飛返;國防部解釋:「惟受產線搬遷重啟及供應鏈中斷等複雜因素影響,產生交運風險,美方已採2班制20小時,全力趕工,我方持續加強各項履約督導作為。」

MK-48重型魚雷案編列54億6058萬6千元,自2018年至2028年向美採購24枚重型魚雷與4枚操雷。原規劃2023至2026年完成交運;惟受供應鏈中斷與重啟產線等因素影響,數度調整交運期程,規劃2026至2028年全數交運。

國防部表示,針對所有軍購案,均由台美雙方透過各式會議嚴密管制,並依產製情形要求美方修正付款期程,避免在裝備未交運時過早付款,確保權益。

商購案有「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及「雲豹甲車輪轂採購」等2案延宕。潛艦國造原型艦籌建案屬國防自主研發載台,國防部說明,首次造艦系統整合不易,目前待執行「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大系統調校,待達成潛航條件後,即執行海上測試作業。

雲豹甲車輪轂採購案是2022年執行驗收測試作業時,驗收結果不符契約規範,判定為不合格,衍生履約爭議,經廠商不服向工程會申請二次調解及民事訴訟,肇致交貨進度延宕;雲豹甲車專案所需輪轂由另3家併列得標廠商生產,已於2023年組裝交軍。

國防部說明,原型艦測試是採漸進式研改策略,偕同台船及系統件原廠共同解決,審慎規劃測試次序,刻執行測試前整備及安全評估,確保符合安全與品質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另持續落實履約管制,按契約規範驗收,如逾期將依約計罰。

至於「雲豹甲車輪轂採購」案履約爭議,已召集公職律師及國防部聘律師共同研商,分析訴訟策略與攻防重點,強化後續訴訟優勢,確保國防部權益與立場。

不過國防部未說明,潛艦國造部分,若延後交艦,台船每日罰款是19萬元,而罰款上限是建造款193億的20%即40億元,因此要繳57年才會解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