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專欄】輝達與台灣—川習會房間裡的兩頭大象

衣冠城/梅花新聞網主筆

10月30日的川習會是這兩位大國領袖長達六年來首次實體會面,而這六年的風雲變色特別是川普今年回歸後立即發動的貿易戰,讓這次會面更是格外具有歷史意義。從四月所謂的「解放日」開始,雙方經歷從日內瓦、倫敦、斯德哥爾摩、馬德里到這個月的吉隆坡來回多次的談判,其間多次的升級與折衝,30日的兩人會面終於讓橫亙在中美之間的障礙,在雙方各退一步的情況下,得到一定的緩解。

但是貿易摩擦只是中美競爭中的一小部分,關稅戰像是小流氓拿扁鑽互刺,縱然血流如注也不致傷筋動骨。真正決定未來中美霸權之爭的節奏甚至結局的,還是在科技與地緣上的較量。輝達的高階晶片在AI戰略的重要性與台灣越來越台獨的危險傾向,讓這兩個話題雖然目前所知沒有出現在川習會談中,但隱隱牽動雙方談判的方向確實是存在的。

中美AI科技的較量在Deep Seek橫空出世後進入白熱化,美國對於AI晶片的管制更加嚴格,希望通過半導體的技術封鎖,延緩中國在技術創新道路上的前進速度。

川普在會前曾公開表示,他計劃與習近平討論Nvidia最新一代的先進人工智慧晶片Blackwell B30A。這款晶片被視為美國在半導體和AI技術方面領先世界約十年的成果。這部分討論被視為兩國貿易談判中的一個重要籌碼,尤其是涉及美國對中國高端AI晶片出口的限制政策。

不過,根據最新報導,川普在會後表示,他有提到晶片但並未在談話中真正討論這款Blackwell晶片。但是目前仍不確定川普是否會同意出售該款高階晶片,但他之前的言論也已經引起美國國安專家的顧慮,認為美國一旦出售輝達的高階晶片將失去領先優勢,而且這款高階晶片又主要由台積電生產,這讓美國在生產鏈與地緣經濟增添變數。

提到台灣,台灣也是這次會面中另一頭房間裡的大象,大家都知道其中的敏感性,避免協議破局都不願意提。好事的記者在川普與習近平會前合照時,問川普會不會談台灣?川普不知是耳背還是玩了個諧音梗,反問記者:「Which One?」隨即一臉不悅地拉著習近平進入會談場地。

也不能怪記者,因為川普自己曾表示可能會談到台灣,但他不想讓事情變得更複雜。川普在飛往韓國時,隨團記者再度提問台灣問題時,他表示,不確定習近平是否會提,不過這也沒什麼好說的,台灣就是台灣(Taiwan is Taiwan)。不過台灣不要因為這句話就可以安心,因為川普接著說,台灣最棒的一點,就是讓世界第一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建造大型晶片廠。這意味在川普眼中,台灣的地緣政治戰略價值幾乎可以不計。這正好符合外界對川普政府的批評。許多華府的戰略界人士批評川普與其團隊展現出強烈的「重交易、輕戰略」傾向。

這次川習會台灣沒有出現在談判桌,固然讓台灣當局鬆了口氣,但是從整個中美貿易談判過程來看,中國緊握稀土與大豆就足以讓川普承受巨大壓力,當北京對台灣有更大的主導權時,台灣牌恐怕已經不是美國手上的王牌,川普說什麼的重要性也就降低許多。

商人眼中的台灣是籌碼,戰略家眼中的台灣是陣地,無論是籌碼還是陣地,台灣地處兩大強權板塊的接縫,又位於霸權興衰的動盪時刻,台灣都難逃餐桌佳餚的命運。改善兩岸關係,找回主動權,才能改變擔心受怕被出賣的命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