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艦國造海鯤號幾乎確定11月不能如期交艦,國防部對於造艦的台船僅罰每天19萬元,且最高罰到40億元,換言之,需57年才能達到上限,解除合約。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召委、國民黨立委馬文君今天(27日)表示,這對台船根本是無關痛癢。
馬文君表示,國防部長顧立雄日前提到海鯤號11月要交艦,挑戰很大,若延後交艦,將對台船公司每日罰款19萬元,上限是建造款193億的20%,最高會罰到40億元。
不過馬文君說,一般民間商船延期交船的每日罰款是千分之一,以海鯤號建造款計算,每天要罰1930萬元,但我們對台船每天只罰19萬,跟民間罰款天差地別,大概要罰50多年才能達到上限,解除合約,且對台船根本是無關痛癢。
況且,海軍未來還有7艘後續艦計畫,第一艘原型艦能不能順利交艦還是未知數,馬文君說,延遲、不堪使用、未達戰力都是可能遇到的問題,也會造成海軍這期間很大的戰力間隙。
馬文君表示,我們需要的是安全、妥善、能出海作戰的戰力,而不是台船的罰款。過去造艦時需要嚴苛、嚴肅以待,但國防部卻持續「樂觀」看待,報喜不報憂,一直向國人宣稱進度順利,結果造成目前無法交艦的窘況。且後續艦建造還要仰賴原型艦的研發成敗,若原型艦沒成功,後續艦的設計、研發可能都要重來,這是相當關鍵的問題,希望國防部及顧部長能嚴肅看待。
日前的質詢上,顧立雄回覆,海鯤號一定要達到國防部要求的品質、作戰需求,目前正進行系統調校,且技術困境的部分已逐步克服,海軍有信心能將潛艦建造完成,但還需要一些時間。
馬文君也提到國防部近期的軍購、工程建案、採購案發生很多問題,對得標廠商幾乎沒有約束力,例如軍博館的案子,包括設計變更,工程延宕10年,計罰廠商300萬元,結果又多編了8000萬預算。且國防部很多訓場、靶場及建築案幾乎延宕,不斷增加預算,顯然是合約出了問題,其中是否有人謀不臧的問題?她並要求國防部在2周內提供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