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暗示,她可能再度角逐白宮寶座。她表示,自己「有可能」有朝一日會當上美國總統,並深信美國終將迎來第一位女性總統。這番話是她迄今最明確的表態,暗示2028年可能出馬再戰;賀錦麗曾在去年大選中敗給川普(Donald Trump)。
綜合美聯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賀錦麗在BBC節目《蘿拉昆斯伯格周日訪談》(Sunday with Laura Kuenssberg)中接受主持人昆斯柏格(Laura Kuenssberg)訪問時,明確暗示可能再戰2028年總統大選,並在訪談中回顧自己於去年大選中敗給現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經歷。賀錦麗說:「我還沒結束。我一生奉獻於公共服務,這早已融入我的骨血。」
民主黨在川普一年前取得壓倒性勝選後,仍在檢討敗選原因。部分黨內人士將矛頭指向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認為他應更早退選,也有意見認為賀錦麗在選戰中未能提出足夠明確的經濟主張。
談到再度參選的可能性時,賀錦麗告訴BBC,她的外甥孫女們「在她們有生之年一定會看到一位女性總統」。
賀錦麗這場專訪將於英國當地時間26日上午9時播出。當被問到那位女性是否可能就是她時,賀錦麗回答:「有可能。」她確認自己仍在評估政治前途,但強調尚未作出最終決定。不過,她表示仍將自己視為美國政壇的活躍成員。
面對民調顯示她在民主黨內支持度落後其他潛在候選人,賀錦麗不以為意,並說:「如果我聽信民調,我就不會參選第一次、第二次公職,更不會坐在這裡。」她進一步表示,自己過去對川普專制傾向的警告已被證實正確:「他說過要將司法部武器化,而他確實這麼做了。」
賀錦麗接著舉例指出,深夜節目主持人金摩(Jimmy Kimmel)因拿右翼意見領袖柯克(Charlie Kirk)之死開玩笑而被美國廣播公司(ABC)短暫停播節目,當時總統還公開慶祝這項懲處。
她說:「看看他如何動用聯邦機構去追查政治諷刺者。他的臉皮薄得受不了玩笑,結果試圖封殺整個媒體機構。」
賀錦麗也批評美國商界與部分機構過於迅速地向川普屈服:「從第一天起,就有許多人向暴君屈膝。我認為原因很多,包括想靠近權力、爭取併購批准,或是避免被調查。」
BBC報導,白宮對賀錦麗的言論不以為然。白宮發言人傑克森(Abigail Jackson)回應說:「當賀錦麗在大選中慘敗時,她應該就明白一點,美國人民根本不在乎她那些荒謬的謊言。或者她其實明白了,這就是她為何要向外國媒體抱怨。」
賀錦麗近日出版回憶錄《107天》(暫譯,107 Days),回顧她在拜登退選後僅剩107天的時間內接棒競選總統的艱辛經歷。
在節目完整版專訪中,昆斯柏格多次追問賀錦麗,是否應該更早勸拜登退選,以及她當時對拜登健康狀況究竟了解多少。昆斯柏格還拋出一個可能會長久纏繞賀錦麗的問題:如果拜登早一步退出,今天坐在白宮裡的會不會就是她,而不是川普?但這個問題終究無法得知答案。
在民主黨內的反省過程中,許多人批評賀錦麗的領導力與競選能力,認為這才是她落敗的主因,而非拜登退選太晚。對此,賀錦麗僅表示,由於她起步太晚,「幾乎不可能贏」。
她解釋選舉結果時指出,普選票差距不到2%,但在關鍵的選舉人團制度中,她慘敗給川普。
面對未來,賀錦麗雖暗示可能再戰白宮,但民主黨內部仍未能就長期方向達成共識。BBC報導指出,黨內資深人士至今仍在掙扎:一個中間偏左的政黨,要如何對抗右翼民粹領袖?應繼續把焦點放在川普身上,還是更積極地訴諸民生議題?
當被問到她的競選為何未能與勞工階層建立連結時,賀錦麗回應說,她當時時間太短,無法充分推動住房、托育等民生議題。
報導指出,賀錦麗近期雖以宣傳新書為名展開巡迴,但排場依舊如同現任要員,幕僚緊盯時程、行程精密安排、訪談寥寥數場。這趟宣傳之旅或許只是推書,但若她如願,也可能是下一場競選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