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中常委看鄭麗文勝選5原因:面對攻擊不出惡言 符合愛黨基層「氣口」    

國民黨準黨魁鄭麗文(圖)勝選,黨內中常委孫健萍認為,鄭麗文面對攻擊口不出惡言,符合愛黨基層的脾性。圖/中央社
國民黨準黨魁鄭麗文(圖)勝選,黨內中常委孫健萍認為,鄭麗文面對攻擊口不出惡言,符合愛黨基層的脾性。圖/中央社

國民黨主席選舉結果出爐,鄭麗文以過半數選票勝選,國民黨中常委孫健萍表示,鄭麗文的勝選改變往昔的黨內選舉經驗,意味著黨內基層贊同「世代交替」高於「穩健領航」;且鄭麗文面對「中共介選」等議題只回應、不攻擊,口不出惡言,符合愛黨基層的「氣口」。

勝選5原因

孫健萍認為鄭麗文勝選原因大致有5項,首先就是「世代交替」呼聲高於「穩健領航」。  有別於郝龍斌標榜豐富從政經驗與耀眼政績,能夠帶領全黨穩健領航;基層黨員普遍更希望國民黨「世代交替」,大破大立、徹底改造。青睞「世代交替」的黨員起初支持鄭麗文與羅智強不分軒輊;隨著鄭麗文聲勢漸長,開始出現選票位移現象。

第二,「反建制派」集結衝破「建制高牆」。孫健萍說,「既得利益者」隱然結盟的刻板印象,促使基層黨員集中選票,投給最強的「反建制派」青壯候選人鄭麗文,以破除「建制派」持續壟斷權位的疑慮;因此,不論深藍軍系或本土藍社群,「平民」對抗「權貴」階層意識發酵,全面激化基層拉下「建制派」的投票動力。

第三,操作「中共介選」議題引發反感。孫健萍說,  「建制派」先是質疑鄭麗文出身綠營外獨會、政治血統不純,後又遽轉為「親中」立場,且「紅統」立場對2026年選舉不利;繼而又質疑鄭麗文大罷免助講領取車馬費、勸進郭台銘參選總統等議題,但效果有限。最後操作「中共介選」議題,還獲得國安局長蔡明彥「證實」,引發藍營基層反感,認為操作過度,「反建制派」選票全面快速集中、位移的態勢更為明顯。

第四,派系動員意願不高且各自站隊。孫健萍說,   有別於以往,地方派系在繳費截止日前,往往會動員大批黨員補繳黨費的慣例,今年即便延長補繳黨費期限,黨費繳交情況卻仍出奇冷清;正、副議長聯誼會以往通常採取一致立場,這次首見桃園市議會議長邱奕勝、新竹市議會議長許修睿、南投縣議會副議長潘一全等「跳車」倒戈支持鄭麗文。

最後,鄭麗文只回應、不攻擊,符合愛黨基層的「氣口」。孫健萍說,   鄭麗文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與攻擊,與羅智強一樣,沒有對其他候選同志「刀刀見骨」攻擊,鄭、羅兩位青壯世代的表現節制且厚道,符合愛黨基層寬厚待人的「氣口」。

黨務改革面向

孫健萍表示,鄭麗文只有12天的交接期,就必須無縫上任,建議她聚焦黨務改革面向,包括:首先,  重建政治論述,設立直屬黨主席的「公共論述復興小組」;其次,追求「世代共融」、壯大草根組織,強化22縣市及海外黨務組織的經營,並將任務型委員會升格為組發會下的黨部,並增設知識青年黨部,全面擴大本黨支持基礎。

另外,孫健萍建議鄭麗文「集體領導」破除「主席一言堂」,包括健全全國黨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議、中央常務委員會議職能,讓各級「選任職」同志能強化參與各級黨務組織的運作;一改過去黨主席「乾綱獨斷」的「一言堂」指令型領導,轉變為協調式領導,立刻成立「2026與2028重返執政對策小組」,組發會明年農曆年前,就應公告2026年「九合一選舉」初選辦法;2027年農曆年前,就應公告2028年「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初選辦法。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