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從綠轉藍    鄭麗文能翻轉政局嗎?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各界關切她由綠轉藍的背景能否帶領國民黨重返政權?圖/中央社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各界關切她由綠轉藍的背景能否帶領國民黨重返政權?圖/中央社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行政與國際事務學系副教授

甫剛當選國民黨主席鄭麗文,獲超過半數選票支持,這凸顯國民黨內部一股強烈亟欲改革動力;而黨內民意最終顯現與台灣社會主流民意調查趨向一致性,不同於既往黨意及民意脫節。鄭主席曾是民進黨青年部副主任、國民黨文傳會主委、行政院發言人;擅長於青年工作、口語表達、論述及路線辯論。其當選標誌著國民黨尋求銳意革新、世代交替、組織再造、論述創新及路線釐清意涵,攸關國民黨政黨轉型及兩岸關係發展。

值得關注是,鄭麗文與蔡英文主席、總統從政過程,同樣歷經政黨身份轉變,鄭從綠轉藍、蔡從藍轉綠,對原所屬政黨組織、權力結構及文化價值相當熟悉;但最終在競爭對手政黨大展身手及大放光彩。甚至民進黨最終在蔡英文領導終結國民黨政府,鄭麗文如何領導國民黨,最後贏得2028年總統大選達成政黨輪替目標,且令人豎目以待。

鄭主席參與政治起源來自民進黨,與前總統蔡英文對比,蔡則是來自國民黨及學術界。鄭在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學運,累積選務經驗、活動主持等能力;因受國民黨重用參與多次選舉,其主持遊行或造勢活動清晰形象,成功地拉抬國民黨選情。同時,本身為外省籍與本省籍通婚第二代,具有族群融合高度意涵。且出生於貧困雲林口湖,祖籍雲南、少數民族,其眷村家庭背景比富商家庭蔡英文,更有天壤之別社會弱勢;為學運世代的中生代政治精英,鄭比蔡更具在地化、草根性、群眾性魅力。

鄭主席與蔡主席、總統同樣皆具台大法律系學歷,同為留學美、英兩國及具良好國際視野。兩人同樣是女性從政及擅長價值文化論述,口語表達皆佳,蔡擅長運用中性模糊溫和語詞論述如維持現狀,具有降低民進黨激進台獨主張挑釁性。蔡提出抗中保台路線,不承認自己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所建構概念欠缺清晰、十分模糊,如提出台灣共識、維持現狀、九二精神、九二史實,被批判為空心蔡;蔡英文運用中性模糊策略利於達成選票極大化目標,為其帶來兩次完全執政。

但鄭更擅長媒體及輿論操作及造勢,論述清晰及路線明朗,這對溫和保守及立場搖擺不定國民黨論述及路線,具有定錨效果,反而利於國民黨拓展群眾基礎。例如提出憲法一中、九二共識及兩岸同屬中華民族、文化及反對台獨、反去中國化,建構立基於中華民國憲政框架下台灣主體性,旗幟鮮明理念明顯與蔡英文模糊化不同。

有趣是,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皆為對方培育強勁競爭對手。若說蔡英文終結國民黨執政,鄭麗文則要面對2026年台灣地方選舉及2028年總統大選及立委選挑戰。誠如鄭麗文所言:一定會讓國民黨成為台灣第一大黨、完成2028年完全執政、政黨輪替,維繫兩岸和平的重要使命。

鄭面臨的挑戰極為艱鉅,儘管其提出立場鮮明政治主張,但如何化解「親中」疑慮、整合內部世代矛盾衝突、路線分歧、重建青年信任、引導價值及政策議程設定,國民黨內組織再造、與地方派系、地方議會、公民團體關係;解決黨產被沒收引發財政危機,最終在激烈選戰中取得勝利。無疑地,這些挑戰及困境解決,可檢驗鄭是否具備卓越領導力成為國民黨中興之主;但若功敗垂成,則是國民黨改革之路倒轉。

鄭當選對未來政黨政治與兩岸關係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就政黨政治而言,不僅要重組藍營也要挑戰綠營敘事。若能穩定黨內派系,藍可能出現路線整合契機。其關鍵在於:讓傳統深藍接受「務實對話而非急統」的策略;吸引中間選民與年輕族群,重建國民黨的世代聯結。如此,藍就有可能轉型為「中華民國價值+台灣主體實踐」的新型政黨。與民眾黨關係也將藉由議題合作、政策合作及選舉合作,共同下架民進黨為執政目標。

其次,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角度,其兩岸路線是在既有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發展。鄭主張「憲法一中」比民進黨的「互不隸屬」更具合作及對話空間,對中共而言屬「可對話但非可統一」的對象。短期內可能有助於恢復兩岸交流、合作與地方互訪、國共論召開或習鄭會。

鄭支持九二共識、憲法一中、反對台獨、反對去中國化,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及承認中國人立場,不僅具有溫和務實立場,繼承連戰政治思維路線也回歸馬英九路線,降低兩岸敵意,讓藍營重拾「兩岸和平談判」論述及見證具有兩岸事務治理能力優勢。但此恐招民進黨標籤為親中賣台、在台協力者、同路人。尤其此次黨主席改選黨內人士攻擊中共介入,無疑這將成為民進黨攻擊國民黨資糧及藉口。

最後,對 2026年地方選舉與 2028年總統大選的可能影響。2026 年地方選舉檢驗其組織整合與形象翻新成果,若能在黨務上落實改革,如強化青年參與、提升新媒體戰力、整合地方派系,助於在地方選舉中維持穩定盤勢。其形象提升都會與知識選民的支持度,特別是在新北、桃園、台中等中間區域。另其出生屬於外省及本省通婚、生長雲林及成長於台南,對外省及本省族群、中南部選民也頗具吸引力。

針對2028年總統大選,若鄭成功建立清晰的政黨路線,國民黨有機會以「和平發展、世代共榮」為主軸重返主流政治。若能推舉形象中性、語言現代的候選人,可成為造王者;或甚至親自參戰,挑戰民進黨的長期執政,成為中興之主。其領導成敗將直接決定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的格局,若能建立「世代整合、理念明晰、理性溝通、文化自信、民主延續」的路線,將有機會讓藍營重新回到政權競爭舞台。

總體而言,鄭的當選為國民黨帶來新的理念、價值、論述及路線定位,然能否轉化為制度性改革與化為選票極大化目標,取決於能否成功領導國民黨及提升政策議程能力,在選舉中提供集體誘因,最終達成政黨輪替目標。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