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十五五」獻策!李強召開經濟座談會 與會八人大有來頭

中共四中全會前夕,大陸總理李強(右)14日主持經濟座談會,邀集八位具代表性經濟學者與企業家討論經濟政策方向。圖/取自CGTN
中共四中全會前夕,大陸總理李強(右)14日主持經濟座談會,邀集八位具代表性經濟學者與企業家討論經濟政策方向。圖/取自CGTN

中共四中全會進入倒數計時,屆時將審議「十五五」(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建議。為聽取各界意見,大陸總理李強14日主持經濟座談會,邀集八位具代表性的經濟學者與企業家,包括徐奇淵、陳斌開、楊赫、張瑜、李洪鳳、江鑫、周宇翔、葉國富等人共同為未來五年發展方向建言獻策。

據觀察者網報導介紹,參加這場座談會的8人中,徐奇淵、陳斌開、楊赫、張瑜為專家代表,而李洪鳳、江鑫、周宇翔、葉國富則為企業家代表,會中聚焦宏觀政策、產業轉型、企業創新等議題。

徐奇淵:強化內需是應對關稅戰的關鍵

身為大陸社科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的徐奇淵,長期研究中美經貿關係與全球供應鏈,代表作包括《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的選擇》《直面中美貿易衝突》。他今年五月曾撰文指出,強化境內市場是面對外部壓力的根本之道,「中國內需越強,關稅戰越佔優」,他認為當經濟體量擴大、內需帶動產業升級,美國對中國進一步加徵關稅的空間就會縮小。

徐奇淵分析,應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透過強化消費力、改善就業與創新環境,使經濟內循環更具韌性。他表示,「大也是一種強」,唯有做大經濟規模,才能真正保障國家安全與抗壓能力。

徐奇淵(左)受邀與會,他今年五月曾提出「中國內需越強,關稅戰越佔優勢」的觀點。圖/取自CGTN

徐奇淵(左)受邀與會,他今年五月曾提出「中國內需越強,關稅戰越佔優勢」的觀點。圖/取自CGTN

陳斌開:推動創新驅動轉型 提防外貿下滑風險

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斌開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項目入選者,是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發展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等。他今年接受中共黨機關刊物《求是》專訪時指出,中國經濟正轉向「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正成為增長核心動力,未來衡量經濟表現不能只看速度,而在於技術、人才、管理與數據的創新貢獻。

針對外部挑戰,陳斌開警示,下半年美國關稅升級恐拖累出口,應提前部署多元貿易策略,持續拓展東協等新市場。他建議,在強化內需基礎上,積極融入全球供應鏈,同時以改革破除外貿瓶頸,提升中國在國際規則的主導力。

楊赫:完善金融體系 強化中小企業融資支持

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院長、黨委深改辦主任楊赫專長為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銀行經營管理、數據金融等。他本月曾在中國青年報撰文指出,近年中小企業融資環境顯著改善,普惠貸款年均增長超過兩成,融資利率下降至3.48%。

楊赫強調,應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持續深化創新,建立資訊共享平台等作法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目前政策下的金融創新已初見成效,下一步應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與精準度,助力民營經濟成長。

張瑜:資本市場需提高抗震性 把握價值投資機會

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張瑜則從資本市場角度分析中美股市波動,她在近期文章中指出,4月關稅衝突時中美股市反應差異明顯:A股跌後回漲、趨勢較「價值導向」;美股則出現普遍恐慌、隨後又集中於高估值行業上漲。

張瑜認為,這反映中國資本市場的結構性韌性。她建議,政策層面應持續完善制度、穩定投資者預期,同時鼓勵長期資金投入實體經濟,讓「高股息、低估值」板塊在震盪中更具防禦優勢。

李洪鳳:電力裝備「國家隊」要在關鍵技術上自立自強

大陸電氣裝備集團董事長李洪鳳為能源領域代表,該企業是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今年9月28日,中國電氣裝備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她當天表示,電氣產業是中國能源安全與工業升級的基石,目前企業正聚焦於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輸變電裝備創新,全面推進技術突破與品牌國際化。

李洪鳳指出,國家級產業平台應發揮示範作用,攜手科研院校共同攻關「卡脖子」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為尖端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江鑫:深化改革 推動地方國企高質量發展

現任合肥產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江鑫今年4月在《聚焦改革、銳意進取,奮力開啓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專題黨課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起步的銜接之年,地方國企應在改革中尋求新突破。他表示,要以改革激發內部動力,推動招商引資、協同創新與風險防控並進,進一步釋放國企效能,厚植地方經濟成長動能。

周宇翔:工業AI驅動製造升級 民企創新展現韌性

黑湖科技創辦人周宇翔2023年入選《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今年更獲評「2024福布斯中國科創人物」。作為新興產業代表,他本月在解放日報舉辦的座談會曾分享民營企業在數位智慧化浪潮中的經營作法。

周宇翔指出,黑湖科技以AI和工業數據推動製造業升級,讓AI代理決策取代人工分析,將生產計畫與排程時間從數小時縮短至數分鐘。他強調,民營企業能在政策支持與城市創新環境中茁壯成長,證明中國創業生態的活力,目前公司已將系統推廣至東南亞市場,顯示中國柔性製造模式具備國際競爭力。

葉國富:大陸品牌走向全球 民營消費力成長迅速

據官網介紹,名創優品創辦人葉國富2013年在國外旅行時,發現當地不少生活用品專營店,這類店鋪銷售的日用生活百貨不僅品質好、設計美觀,價格還很實惠,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葉國富因此獲得商業靈感,出於對零售的熱愛及行業發展潛力的認可,回國後他便創辦了「全球領先的IP趣味好物平台」名創優品,與蘋果、亞馬遜、谷歌等偉大企業的車庫創業史一樣,十年前的名創優品誕生在廣州一個地下室車庫裏。此次座談會他也給出企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李強:為「十五五」奠基 堅定信心、擴大內需、推動創新

聽取專家與企業家發言後,李強會中總結指出,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挑戰,而經濟工作不僅關乎「十四五」的圓滿收官,更是「十五五」良好開局的關鍵,要持續發揮逆周期政策效能,用改革創新打通發展堵點,推動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李強會中指出,中國未來要持續擴大內需、並推進重大投資與消費舉措。圖/取自CGTN

李強會中指出,中國未來要持續擴大內需、並推進重大投資與消費舉措。圖/取自CGTN

李強指出,應持續擴大內需、做強國內大循環,推進重大投資與消費舉措,同時建構一流產業生態,防止惡性競爭、促進企業合作。他並呼籲,要積極穩外貿、穩外資,完善海外服務體系,推動一批標誌性項目落地,確保中國經濟持續向高品質發展邁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