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年的加薩戰爭,不僅嚴重撕裂歐洲社會,也在歐盟高層政治內部留下裂痕。歐洲多位外交官與官員私下坦言,即使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和平協議最終結束戰事,以色列也別指望歐洲領袖會輕易忘記在加薩喪生的數萬名巴勒斯坦人。這些官員深信,歐洲長期對以色列施壓的努力已發揮關鍵作用,而這股壓力仍必須持續下去。
歷經兩年戰火,許多人對以色列人質終於獲釋、和平露出曙光感到寬慰。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多名歐洲官員在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對川普這項倡議的部分內容仍抱持疑慮,認為現在還不是減壓的時機,尤其是因為歐洲選民還沒有準備好就此翻頁。
這些官員指出,加薩的毀滅與超過6萬人喪生,須追究責任、伸張正義,並制定具體且有資金支持的重建計劃。這份在埃及簽署的協議結束了自2023年10月7日以來的加薩戰爭。一名歐盟官員表示:「我們的施壓仍然關鍵。若要解除壓力,那麼以色列必須拿出具體做為。」
在過去兩年裡,加薩戰爭使歐洲社會嚴重分裂,也在歐盟高層形成對立。隨著加薩人道危機惡化,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議浪潮席捲歐洲城市,同時針對猶太教堂與猶太社群的反猶攻擊也不斷升溫。
歐盟領袖逐漸失去耐心,將加薩「人為飢荒」的責任歸咎於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政府,批評其以「摧毀哈瑪斯」之名執行封鎖之實。
撤回制裁?「還不到那一步」
歐盟執委會提出一系列制裁與懲罰措施,用以限制與以色列的貿易與合作。但最終,27個成員國內部爭論不休,未能達成共識。不過整體計劃尚未完全擱置,仍處於討論階段。隨著歐盟開始考慮是否撤回制裁威脅,這場爭論勢必持續下去。
川普推動的停火與人質交換協議,為以色列與歐洲關係的重啟開啟一扇窗口。本周,以色列新任駐歐盟大使在受訪時表示,既然停火已生效,歐盟應撤回所有制裁威脅,恢復全面雙邊合作。
不過,歐盟執委會發言人對此態度謹慎。她13日表示,當前局勢的變化可能促使歐盟重新檢視對以色列的相關措施,但仍須等各國部長下周開會後再決定。她說:「我們還沒到那一步。」
負責人道援助的歐盟委員拉比布(Hadja Lahbib)也在X平台上發文指出,以色列人質的獲釋「只是第一步」,並強調:「人道援助必須立即大規模抵達加薩,而即將在埃及舉行的和平峰會必須提出持久的政治解方。」歐盟領袖預定23日於布魯塞爾召開峰會,但目前議程中並未列入檢討對以色列政策。
多位外交官認為,歐洲的施壓確實發揮作用,尤其是法國推動承認巴勒斯坦國地位的行動,因此不願輕易放棄這項籌碼。一名歐盟外交官說:「雖然不想誇大其詞,但我認為歐洲的努力的確在促成此一結果的過程中發揮作用。」
然而,多數人認為,歐盟是否應放鬆壓力,關鍵在於巴勒斯坦人能否實際獲得急需的糧食與物資。一位歐洲政府官員說:「一切取決於加薩的援助是否真的到達人民手中,如果有,那執委會就會撤案,事情就結束了。」
「以色列須對種族屠殺負責」
當川普與納坦雅胡13日在以色列互相祝賀時,布魯塞爾的部分官員帶著不安注視這一幕。川普甚至暗示納坦雅胡在國內貪污案應獲赦免,這更強化外界印象:川普傾向「向前看」,而非追究過去。
歐盟官員強調,以色列必須為加薩的「種族屠殺」負責。「和平進程中最重要的是正義與問責。別忘了有六萬無辜者喪生,加薩已成廢墟。」
在危機高峰期間,德國政府禁止出口任何可能被用於加薩的武器。如今,柏林官員正準備檢討相關限制,看是否有條件解除。
在身陷政治亂局的巴黎,政府仍希望保留談判籌碼。一名前法國官員說:「我們必須保留制裁威脅,並設定解除條件。納坦雅胡讓步的所有成果都是在壓力下取得。現在不是減壓的時候,還太早。」
英國執政工黨一名國會議員也認同:「我強烈認為,仍需對以色列保持壓力。」
加薩重建 歐洲不想只當出資者
歐洲官員正爭取在後續進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希望能在川普提出的「和平委員會」中佔有一席,該委員會將負責監督加薩治理。川普13日對委員會成員安排語帶保留,將問題轉交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威特科夫表示,已有「許多申請人」。
布魯塞爾內部對此機構存疑,私下懷疑這可能只是讓西方建築公司藉加薩重建撈錢的機會。加薩重建成本估計超過500億美元,歐盟是巴勒斯坦的主要捐助者,歐盟的資金對重建至關重要。但歐洲不僅想當出資者,也要求掌握話語權。一名參與布魯塞爾談判的人士說:「歐洲不能只是出錢,也必須扮演一貫的公正仲介角色。」
不過,歐盟迄今無法就制裁達成共識,使其在區域內的影響力受損。一名海灣國外交官直言,歐盟在危機期間「缺席」,目前仍不清楚能扮演什麼角色。
部分歐洲政治人物也明白,他們不能在加薩和平進程中顯得無能或缺席,否則中東議題將反噬國內政治。
本月稍早,英國曼徹斯特一間猶太會堂遭恐攻事件,令人再次看到加薩戰爭如何撕裂英國社會。整個歐洲也有數以萬計民眾走上街頭,為加薩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發聲。
官員指出:「中東議題將成為各國選舉的一部分,它極具分化性。如果歐洲在其中無法發揮正面作用,恐付出代價。」對許多年輕選民而言,他們在手機上看著這場戰爭的恐怖畫面長大。該官員說:「正因如此,若沒有正義與問責,後果將難以預料,歐洲也將受衝擊,這不是結束,而是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