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魯共和國總統大衛.阿迪昂(David Adeang)14日再當選總統,被視為延續親中外交路線的重要訊號。阿迪昂今年7月曾赴大陸廣東尋根,追尋家族歷史與文化淵源,也象徵諾魯與中國之間歷史聯結的深化。
阿迪昂再度當選 展示政治延續性
據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adio New Zealand)報導,阿迪昂在新一屆議會會議上被選為總統。他於1969年11月出生於諾魯,擁有經濟學學士與外交貿易碩士學位,2001年當選諾魯議會議員,並曾任財政、司法、外交、內政部長等要職。2023年10月,首次當選諾魯第17任總統。
專家指出,阿迪昂的連任代表諾魯外交政策將保持穩定,尤其是親中立場,並可能在基礎建設、教育與醫療等領域繼續接受中國合作與援助。
廣東尋根:家族榕樹下的情感連結
今年7月,阿迪昂曾前往中國大陸進行尋根之旅。據《中新社》報導,7月6日至9日阿迪昂抵達廣東江門開平市赤坎鎮中股村忠心里,他的外曾祖父司徒氏先祖,百多年前從廣東下南洋謀生,最終定居諾魯。此次尋訪過程,阿迪昂攜家人拜訪堂外祖母、81歲的譚惠霞,並在祖宅素庵居廬祭拜先祖,遵循家鄉習俗表達對前人的緬懷與感恩。
在祖祠對面,阿迪昂親手植下一棵象徵家族根脈的榕樹,並參觀司徒氏圖書館,查看族譜後,他驚喜地指著自己名字。當地村民熱情迎接,揮手高喊「江門歡迎你」。阿迪昂表示,「作為總統,我曾到訪過許多國家,但這次回到家鄉尋根的經歷獨一無二,令我終生難忘。」
此外,阿迪昂還參觀了江門華僑博物館,了解早期華僑奮鬥歷程,並向館方贈送以諾魯地圖為主題的紀念品。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勁軍在廣州會見阿迪昂時指出,此行將促進中瑙兩國民間交流與文化合作,鞏固雙邊友誼。東華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陳宏表示,這不僅是血脈尋根,也是加強民間交流的象徵。共享歷史與文化的基礎,能促進可持續合作,深化對中國的理解。」
諾魯外交歷程:台灣、中國交錯中的小國選擇
諾魯與的兩岸關係多次跌宕起伏。1975年5月諾魯在台北設立領事館,開啟雙邊邦交關係,1990年升格為大使館,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但到1995年2月因財政短缺,諾魯暫時關閉台北總領事館,自此未再派外交官。
2002年7月諾魯轉向與北京建交,但3年後的5月又與台灣復交。去年1月15日,阿迪昂宣布單方面與台斷交。當時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才剛結束,諾魯仍發賀電祝賀賴清德當選。知情人士透露,諾魯財政需約1.25億澳幣(約26億新台幣)援助,雙方未協商出結果即宣布斷交。路透曾引述匿名官員指出,北京曾提出每年1億美元援助承諾,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