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委問「堰塞湖災難可避免而未避免?」劉世芳坦言:是的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3日邀內政部長劉世芳(右1)、原民會等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並備質詢。 圖中央社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3日邀內政部長劉世芳(右1)、原民會等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並備質詢。 圖中央社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923日潰壩釀災,造成多人罹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天(13日)邀請內政部、原民會及農業部專題報告「堰塞湖監測、災害預警通報、疏散機制及災後復原重建」,民進黨立委張宏陸質詢時直球對決問「罹難是可避免未避免?」原本多位部會官員一度沉默,最後內政部長劉世芳才說「是的」,坦言這次災難「可避免卻未避免」。

張宏陸質詢時先是問,堰塞湖從一開始之後,是否各部會都有監控到,隨時做第一時間情況回應?農業部次長杜文珍回應,726日空勘確認有堰塞湖之後,已把各部會都納入,包括花蓮縣政府。

張宏陸又說,今天這樣講心情很沉重,造成罹難的憾事,他個人認為是可避免未避免,不知道各部會的看法如何?此時列席部會官員都鴉雀無聲,張宏陸逼問:「回答啊!」就整個堰塞湖監測,監測到的所有資訊都公開在網路上,要求官員們回答他的問題。杜文珍說,沒有人希望這件事情發生,當然所有資訊溝通都是希望避免人員傷亡。

張宏陸痛批:「不敢回答?」此時劉世芳回應表示,人定無法勝天,農業部有持續監測,但有兩個不可測因素,其一是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時,帶來大量豪大雨。張宏陸則打斷發言要求劉世芳回答「是不是可避免?」天然災害無法避免,但造成多人罹難是否是可避免的?

劉世芳說,盡量能夠避免,但事實上,造成傷痛非常沈重,未來朝著如何更安全來防護堰塞湖造成的災害。張宏陸再問,像光復鄉大馬村是整村撤離,所以是不是可避免?劉世芳回答「是的」。

另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13日)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情形」並備質詢,但馬太鞍溪堰塞湖持續紅色警戒,最新情況也受到在場立委關注。陳駿季表示,馬太鞍溪堰塞湖是穩定溢流,坦言壩體仍不穩定,將持續監測並由跨部會專案小組做後續處理。
陳駿季提到,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湖水從溢流口穩定流出,蓄水量約為溢流前的1.7,但壩體仍不穩定,林業保育署持續使用無人機觀測。

根據農業部向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提出的報告,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發布條件,目前包括:未來24小時預測累積雨量達200毫米、水位抬高0.5公尺,若水位抬高1公尺或地震震度5弱以上,除了紅色警戒,還要發布警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