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重創美國農業 川普擬挹注4千億供農民緊急紓困

今年美國大豆盛產,卻因關稅與貿易戰嚴重滯銷。圖/取自美國大豆協會《推特》官方帳號
今年美國大豆盛產,卻因關稅與貿易戰嚴重滯銷。圖/取自美國大豆協會《推特》官方帳號

美國農民正面臨艱難的一年,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戰,加劇了他們的困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白宮正準備為農民提供一項數十億美元的救助計畫。

關稅導致的成本飆升、國外報復性關稅、移民相關的勞動力短缺,以及農產品價格暴跌,已重創了美國農業。根據農業部(USDA)數據,2025年農場生產費用預計達到4674億美元(約台幣14.2兆元),較去年增加120億美元(約台幣3660億元)。美國法院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農場破產數量激增,達到2021年以來最大值。

川普的政策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問題,包括驅逐農業關鍵移民勞動力,以及美中之間重新升溫的貿易緊張局勢。對於大豆等傳統美國作物,情況尤為嚴峻。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表示:「農場經濟目前正面臨重大挑戰,尤其是種植大豆、玉米、小麥、高粱、棉花等作物的農民」。

大豆產業已成為川普第二任期首年農場經濟困境的代表。白宮官員向《CNN》透露,川普總統意識到這些問題,並加大對政府的壓力,要求緊急解決。過去幾周,白宮與農業部和財政部舉行了一系列跨部門會議,試圖敲定對農民的救助方案。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率先證實相關討論仍在進行中,但已聚焦於兩種方案。一位官員向《CNN》表示:「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減輕農民的痛苦」。川普日前公開提出一項想法,將美國從進口關稅中獲得的部分收入分配給農民。他在個人社群寫道:「我們從關稅中賺了很多錢,將拿出一小部分來幫助農民。我絕不會讓我們的農民失望!」

另一方案是動用農業部的「應急基金」,即緊急商品援助計畫(ECAP)。今年3月,川普政府曾從該基金中提取100億美元(約台幣3000億元),直接支付給2024年作物年的合格農產品生產者。白宮官員表示,政府也考慮結合兩種方案,具體取決於資金來源的效率。當前救助金額預計在100億至140億美元(約台幣4200億元)之間,具體數額將取決於農民需求及關稅收入情況。

川普私下對其團隊施壓,確保美國農民,特別是被視為幫助他贏得2024年大選的農民得到保護。官員表示,川普政府將保護農民視為國家安全議題,認為美國必須自給自足糧食供應,以避免依賴進口。

大豆作為美國最大的農業出口品,2024年出口總值超過240億美元(約台幣7200億元),但自5月以來,中國對美國大豆實施有效禁運,作為對川普關稅政策的報復,導致對華出口降至零。中國對美國大豆徵收20%關稅,使得其他國家的大豆更具吸引力。此時正值大豆收穫季節,部分農場通報產量良好,但市場前景黯淡。

美國財政部近期向阿根廷提供的200億美元(約台幣6000億元)金融援助更加劇此問題。阿根廷暫時取消穀物出口稅以穩定貨幣,中國隨即採購「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巴西也與中國達成深化農業貿易協定,進一步滿足中國需求。

美國大豆協會主席拉格蘭(Caleb Ragland)表示:「美國大豆農民已明確表示,政府需要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中國是全球最大大豆市場,通常是我們的首要出口市場」。許多農民表示,隨著今年作物收穫開始,時間緊迫。一位印第安納州農民表示,農民對貿易談判進展抱有希望,但隨著收穫季節到來,耐心正在消磨。

川普已聽到農民的呼聲,但他再將大豆農民的困境歸咎於中國,稱中國因關稅爭端拒絕購買美國大豆。他表示,計劃在下個月於韓國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時,將大豆問題作為主要議題。

白宮官員透露,農業部長羅林斯不僅向川普,也向其核心幕僚、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施壓,強調大豆產業的困境。日前美聯社拍攝到貝森特手機上來自「BR」(推測為羅林斯)的訊息,顯示政府內部對大豆問題的焦慮。羅林斯表示,她與白宮及政府各部門保持密切聯繫,稱川普提議將關稅收入暫時分配給農民是「非常優雅的解決方案」。她補充道:「在這個不確定的時刻,通過潛在關稅收入抵消對農民的支付,是總統希望我們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