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洪災誰該扛責?TPOC:6成聲量劍指「地方政府」

花蓮縣光復鄉災後復原已完成居家清理,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3日表示,目前當地欠缺的是水電、泥作、木工等具專業性的志工,不需要過多人力,「鏟子超人」在中秋連假可以好好地去度個假。圖/中央社
花蓮縣光復鄉災後復原已完成居家清理,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3日表示,目前當地欠缺的是水電、泥作、木工等具專業性的志工,不需要過多人力,「鏟子超人」在中秋連假可以好好地去度個假。圖/中央社

花蓮堰塞湖災情引發全台高度關注,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今天(3日)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發現,網路討論有59.1%聚焦「地方政府責任」,批評縣府應變不力、推諉卸責;40.9%聲量指向中央,質疑防災措施不足、名詞定義模糊(如「溢流」),並引用「治水中央責任8成」等言論要求負責。

TPOC指出,9月24日,花蓮立委傅崐萁拋出以「爆破方式解決堰塞湖」的建議,卻遭前內政部長、土木工程系教授李鴻源直言「恐使情況更糟」,引來網友熱議,當日聲量飆升至18萬則。9月25日,隨著災情持續延燒,討論焦點轉向究責。外界質疑縣長徐榛蔚是否即時收到1837戶撤離名單,內政部長劉世芳則強調名單早在21日便已提供,引發網友激辯「誰該負責」、「各方處理是否到位」,責任歸屬瞬間成為輿論核心。

9月26日,全台各地「鏟子超人」紛紛湧入花蓮救災,社群一度掀起正面浪潮,盛讚「這就是台灣人」,當日聲量直衝22萬3779則。然而正面氛圍並未持續太久,29日便傳出「愛心便當遭縣府阻擋」的消息,引發民眾強烈不滿;雖然縣府火速澄清是因交通堵塞所致,卻未能平息眾怒。30日更爆出縣府計畫向外部業者訂購2萬份便當,激起網友怒批「免費煮的不要」、「好心義煮變擋人財路」。

針對洪災責任歸屬,熱門討論主題中,59.1%聲量聚焦地方政府,其中有26.6%「認為花蓮縣長要負責」、13.9%「表示花蓮人要承擔自己的選擇」、10.6%「批評花蓮傅氏夫妻卸責」、8%「批評縣長第一時間人在國外」等。

另一方面,仍有40.9%聲音將矛頭指向中央政府,其中21.6%「認為中央政府與民進黨要負責」、9.3%「提及陳菊說過治水中央占8成責任」、5.6%「不滿中央稱潰堤為溢流」、4.6%「點名農業部負責」。

整體而言,本次熱詞分析呈現出兩大特徵:一是正面描繪全民自救與互助的力量,二是對官方責任與制度缺口的持續檢視。TPOC指出,民眾不僅對災情高度共鳴,更將救災視為檢驗施政的放大鏡。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