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來歷不明的無人機癱瘓丹麥主要及多個區域機場,並出現在多處軍事據點,外交官形容這是對歐洲敲響的「警鐘」。雖然哥本哈根尚未查明幕後黑手,首相佛瑞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直言歐洲的「主要敵人是俄羅斯」,佛瑞德里克森警告,北約必須加強應對俄羅斯混合戰,因為這場戰爭「只是開始」,真正目的是分化歐洲。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佛瑞德里克森指出,西方防務聯盟有必要更深入討論,如何回應莫斯科從侵犯空域到破壞行動等一連串敵對行為。她說:「我們必須非常坦白,這可能只是開始。我們需要所有歐洲人都理解所涉及的風險與現況。當有無人機或網攻時,其目的是要分裂我們。」
這些無人機干擾事件發生之前,俄羅斯本月已多次派遣戰機與無人機侵入盟國空域,迫使北約戰機在波蘭擊落無人機,這是自2022年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與俄羅斯的首次軍事交鋒。
北約立即兩度召開緊急會議,譴責莫斯科的不負責任行為,並啟動「東翼哨兵」(Eastern Sentry)軍事巡邏行動,動員來自丹麥、法國、英國和德國等盟國增派的防空與地面系統。
西方情報單位也指出,過去一年莫斯科曾多次企圖進行破壞,包括縱火、切斷海底電纜以及在德國、波蘭、波羅的海國家與英國發動網攻。
佛瑞德里克森警告,單靠增加反無人機與網路防禦設備的開支仍不足以應對。她說:「混合戰的概念,就是用來威脅我們、分化我們、動搖我們。今天用無人機,明天是網攻,後天是破壞行動。所以僅靠強化防禦無法結束這一切。」
本周,丹麥首相將接待歐洲各國領袖出席兩場峰會,焦點放在強化歐洲安全與擴大對烏克蘭的支持。第一天是歐盟領袖非正式會議,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將於周四(10月2日)參與更廣泛的討論,與烏克蘭及英國等歐洲領袖會晤。
歐盟領袖將討論加速國家及集體投資防空系統的提案,其中之一是在毗鄰俄羅斯或烏克蘭的國家建立「無人機牆」(drone wall),以因應近期入侵事件。丹麥表示,將緊急採購新的反無人機系統,因現有防禦無法偵測或攔截這些不明飛行器。美國及多個歐洲國家,包括德國、法國、瑞典、挪威和芬蘭,已向丹麥提供反無人機技術。一名丹麥官員稱,接受來自宿敵瑞典的技術尤其尷尬。但佛瑞德里克森反駁稱,這類事件並非僅發生在丹麥。
參與歐盟峰會籌備的外交官表示,相信領袖之間會達成「廣泛共識」,並於本月稍後在布魯塞爾的後續峰會上正式批准。歐盟官員負責規劃「無人機牆」聯合資金時,意識到西歐與南歐國家抱怨,這些支出大部分將惠及東歐與北歐,正在尋找讓所有成員國都能受益的方式。
丹麥承受的壓力不僅來自敵手俄羅斯,還來自其主要盟友美國。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多次表示想要從丹麥手中奪取北極島嶼格陵蘭,並拒絕排除動用武力的可能性。
佛瑞德里克森說,她「非常為格陵蘭能應對這一艱難局面感到驕傲」。她補充,丹麥希望在格陵蘭安全問題上加深與所有北極國家的合作,但不包括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