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民主黨否決臨時撥款案 聯邦政府午夜關門在即

美國國會預算處估計,一旦政府關門,每天將有約75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假,約4億美元薪酬停發。圖/翻攝自CBS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國會預算處估計,一旦政府關門,每天將有約75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假,約4億美元薪酬停發。圖/翻攝自CBS News YouTube頻道

美國政府關門迫在眉睫!參議院周二(930日)以55票對45票否決延長資聯邦金七周的臨時撥款法案,未達推進所需的60票門檻,幾乎確定政府自周三(101日)起必須停止執法等「必要業務」外的運作,勢將衝擊航空交通、就業數據發布等民生服務。

綜合路透、美聯社報導,臨時補救方案幾乎不可能,因為兩黨對立嚴重,且眾議院並未開會。參院共和黨領袖圖恩(John Thune)表示將於周三再對眾院版本表決,並強調,只要有足夠民主黨倒戈,「我們明天就能讓政府重啟」。

近年來,華府預算僵局已成常態,這次分歧點在於民主黨堅持法案須納入額外健保補貼,而共和黨主張應分開處理。

國會預算處估計,一旦政府關門,每天將有約75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假,約4億美元薪酬停發。另有部分員工需無薪工作。白宮預算管理局在參院投票後發布備忘錄,指示「相關機構現在應執行有序關門計劃」。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火上澆油,在投票前警告若關門將裁撤更多聯邦員工與取消民主黨支持的計劃。他對記者說:「我們會裁掉很多人,他們會是民主黨人。」本周已有逾15萬名員工因自願離職方案退出聯邦體系,創下80年來最大規模人事流失,川普先前亦已大規模解僱,並拒絕動用國會核准的數十億美元支出,引發民主黨質疑撥款意義。

多個部門已通知即將被迫休假的員工,並將關閉科研、客服等「非必要」業務,數萬人將無薪停工;軍人、邊境人員等「必要」職務雖持續上班,但需等國會解套才能領薪。上一次政府關門發生在川普任期內的20182019年,持續35天,造成美國經濟損失30億美元。

這次爭議焦點在1.7兆美元的機構運作經費。關門將導致航空公司運作延誤、勞工部暫停發布失業率、環保署中止部分污染清理、中小企業貸款也將停發。兩大聯邦員工工會已提告阻止大規模裁員,但法院先前多數允許川普在訴訟進行中繼續解僱。

民主黨認為關鍵在於確保健保補貼得以延續,否則將有2,400萬人醫療費用暴增,尤其在佛羅里達、德州等共和黨州份衝擊更大。參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強調:「我們的保證就是要為人民爭取健保,簡單明瞭。」並指責共和黨拒絕協商,企圖「以霸凌方式」迫使民主黨讓步。他在投票後表示:「我們希望他們能與我們坐下來談。否則,今晚午夜後推動政府關門的將是共和黨,美國人民會怪罪他們。」共和黨則反指民主黨「挾預算做人質」圖利選舉。

眼下仍看不到任何妥協跡象。自1981年以來,美國已15次政府關門,多數僅維持一、兩天,但川普首任期的關門卻是史上最長。如今在醫療政策與裁員威脅交織下,華府再次陷入不確定的停擺邊緣。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