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開發銀行(ADB)昨(9月30日)發布,下修亞洲經濟體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認為隨美國關稅生效,台灣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測遭下修,由百分之3降為百分之2.3。前立委蔡正元分析,民眾對此多無感,因為平均薪資過低。
據ADB公布的《亞洲發展展望》(ADO)2025年9月版,預計該地區經濟體今年和明年將分別成長4.8%和4.5% 。相較之下,4月的預測分別為4.9%和4.7%。
ADB分析,美國提高關稅與貿易不確定性,加劇預計將對該地區經濟成長構成壓力。由於食品和能源價格下降,今年通膨率將持續降至1.7%,而隨著食品價格回歸正常,明年通膨率將小幅上升至2.1%。
亞銀首席經濟學家阿爾伯特·帕克表示,美國關稅已達到歷史高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依然居高不下。得益於強勁的出口和強勁的國內需求,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今年的增長保持韌性,但外部環境的惡化正在影響其前景。
大陸方面,鑑於政策支持,預計將緩解關稅上調和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的影響,大陸經濟成長預測保持不變。大陸經濟預計今年將成長4.7%,明年將成長4.3%。
在全球需求減弱和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東南亞經濟體的成長預測下調幅度最大。目前預測此區域2025年及2026年的成長率均為4.3%,與4月的預測相比,每年均下調0.4個百分點。
至於亞太地區發展中地區前景,面臨的主要風險包括美國貿易政策的持續不確定性,尤其是可能對半導體和藥品徵收的行業關稅,以及懸而未決的中美貿易談判。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大陸房地產市場可能進一步惡化,以及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波動也可能影響該地區的前景。
對於GDP,民眾大多無感,前立委蔡正元在臉書分析,以2024年的資料來看,台灣的人均GDP是3萬4920美元,但平均薪資只有2萬4312美元。台灣的人均GDP大部份是股利、租金和利息,不是薪資。人均GDP是以全部人口計算,平均薪資僅以勞動人口計算。
和韓國相較,其人均GDP是3萬4640美元,平均薪資是3萬3492美元,兩者相當,差距比台灣小。至於大陸的人均GDP是1萬3690美元,平均薪資是1萬5960美元,也差不多。也就是說,人均GDP少於平均薪資的例子很特殊,也顯示國家補貼大於股利等所得,且非薪資的農民人口比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