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今(30)日發布最新「2025台灣民心動向調查」,針對8位台灣政治人物進行調查,其中,總統賴清德好感度跌幅最大、僅名列第5,輸給第4名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行政院長卓榮泰僅排第7,排名倒數第二。該民調也發現,近6成民眾認為大罷免後社會更分裂。
《遠見》最新民調針對8位台灣政治人物好感度排名,請受訪民眾由1至10分給政治人物評分,結果顯示,台中市長盧秀燕、台北市長蔣萬安各以6.36與6.14分,位居冠亞軍,後者平均分數也進步最多;第三名則是前總統蔡英文5.99分、第4名是柯文哲4.70分;賴清德4.57、卓榮泰4.52,本次排名分居第5、第7,而兩人的好感度分數下滑度,也是前兩高;第6與第8分別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4.55芬及民眾黨主席黃國昌4.32分。
726、823兩波大罷免皆未過關,民調顯示,42.8%的人對罷免失敗感到開心,34.1%表示失望;高達58.4%的受訪者直言罷免後台灣社會更分裂,僅23.7%覺得更團結。這顯示社會對罷免看法分歧,而台灣社會在大罷免後更加分裂。
《遠見》並報導分析,罷免案無法過關,說明執政黨既未能把握這波情緒轉化為支持,甚至因後續人事調整不符期待,讓48.2%受訪者感到不滿,進一步削弱綠營聲望。
調查並顯示,罷免失利的主要原因多為內部因素;33.6%的人認為主因是「希望社會穩定」、25.8%認為「缺乏正當性」、16.7%是想「表達對執政黨不滿」。外部影響如「中國大陸介入」僅有9.5%,「對政府在國際談判表現不滿」也只有6.5%,顯示政治裂痕與治理不滿才是真正的核心問題。
至於全民最期待優先解決什麼?調查顯示,高達72.7%希望政府優先處理經濟與物價問題,遠高於對民主程序的重視。
而政府當前優先任務,55.4%認為是「經濟與就業穩定」高居第一,其次是「維持兩岸和平」39.9%,以及「加強政府與民眾溝通」35.5%。另有三成以上希望促進朝野對話、降低對立,還有29.6%認為應建立更穩定的社會秩序。
另一方面,當經濟成為全民共識時,調查也詢問民眾「罷免過後在野黨該扮演何種角色?」結果發現,「監督政府,防止濫權」高達51.4%、「反映民意,表達社會聲音」有45.3%,分居前兩大項目,其餘則是團結社會民眾凝聚共識、促進朝野對話,降低政治對立。
本次調查由《遠見》民意研究團隊執行,調查地區涵蓋台灣 22 縣市,對象為年滿 20 歲以上、居住在台灣的民眾。調查期間為 2025 年 9 月 9 日至 9 月 16 日,透過電腦輔助電話訪問(CATI)方式進行,採等比例分層隨機抽樣,抽出電話門號後再以隨機亂數處理末兩碼。有效樣本數共 1,021 份,在 95% 信賴水準下,最大抽樣誤差為 ±3.07%。此外,為確保樣本具代表性,已針對受訪者性別、戶籍地、年齡、教育程度等變項進行統計檢定與加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