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會計年度即將在30日深夜結束,華府地區正準備迎接新一波經濟衝擊。數千名先前接受「延遲辭職計劃」(Deferred Resignation Program)方案的聯邦員工,下周起將正式離職,陷入求職困境。與此同時,政府關門危機迫近,不僅可能延宕現職員工的薪資,仰賴聯邦支出的外包人員也恐因無補發薪水而首當其衝。白宮預算辦公室已要求各機關一旦停擺就要準備大規模解僱,對公務體系將是又一次沉重打擊。
《華盛頓郵報》報導,「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研究指出,今年以來,華府地區的失業率增速比全美平均快八倍以上,聯邦工作流失率也更高,信用評分偏低的人口比例和待售屋數量的增加速度同樣快於全國。與此同時,私人部門的就業增長停滯。布魯金斯大都會研究員哈登·羅(Tracy Hadden Loh)表示:「我們看到許多強烈的早期警訊。」
55歲的前國務院員工納蘭霍(Brian Naranjo)自五月辭職以來,投遞超過50份履歷卻未獲聘用。他說:「情況糟透了,這些專業職缺競爭遠比以往激烈,而華府許多常見的用人單位根本不再招人。」
一些人開始縮減慈善捐款或娛樂開銷,另一些則不得不徹底改變生活,放棄數十年的職涯,甚至考慮搬離首都圈。42歲的馬勒納布(Jennifer Malenab)在國土安全部任職超過20年,因部門要求將反恐經費轉移至移民執法,她認為違法,因此選擇辭職。她與丈夫和四名子女住在馬里蘭州北部卡爾弗縣(Calvert County),目前已投遞超過350份履歷,但只獲得6次面試,且被認為「資格過高」,迄今沒有任何錄取。她說:「十月越來越近,我愈發焦慮。這不是一個42歲、有家庭的人該面對的處境。」
許多聯邦員工選擇延後「延遲辭職計劃」,是因為接近退休、有倫理顧慮,或認為反正遲早會被開除。川普和億萬富翁馬斯克(Elon Musk)透過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主導聯邦重組,承諾削減龐大的官僚體系。
今年夏天,全美已有逾15.4萬名聯邦員工自願離職卻仍領薪水。人事管理局預估,截至財年結束,透過買斷與退休,約27.5萬人將正式退出政府。
在華府大都會區,除了大約十分之一的居民直接是聯邦僱員外,還有更多人受僱於仰賴聯邦政府支出的公司與非營利組織。布魯金斯的哈登·羅指出,私人部門增長無法彌補公部門的衝擊,居民信用惡化速度也快於全國。哥倫比亞特區的影子參議員賈恩(Ankit Jain)更直言:「DOGE對華府是一場災難。」
維吉尼亞州民主黨籍眾議員沃金肖(James Walkinshaw)表示,他每天都接到選民反映裁員問題,有些人甚至被迫離開該區。他說:「我們最大的優勢是這支受過高等教育、技術精良、使命導向的勞動力。任何一位人才離開,都是本地區的損失。」
有前任員工為了省錢停止外食,甚至用海外帶回的肥皂手洗衣物。有人考慮搬回父母家或親戚家,因為積蓄最多只能撐到明年初,且一旦政府醫療保險終止,後續保障也成疑。
除了裁員,華府的觀光業、街頭人流與飯店入住率等數據同樣下滑。當地智庫「D.C.政策中心」主任賽因(Yesim Sayin)感嘆:「我們曾依賴觀光,也依賴大學引進人才留在這裡,但這些優勢都不在了。現在我們是什麼?我們自己也不知道。」
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正籌設「一站式」線上平台整合資源,協助居民求職與獲取資源。同時,慈善組織也因政府經費削減和捐款下滑而承受更大壓力。美國首都區聯合勸募會(United Way of the National Capital Area)會長艾倫-赫林(Rosie Allen-Herring)說:「許多過去是捐款人,如今卻成了需要幫助的人。」
62歲的食品藥物管理局前分析員羅賓森(Helen Robinson)在春季大規模裁員中失業,轉做兼職後收入大減,只能依靠理財輔導計劃應對日常開銷。
39歲的前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員工帕克(Amanda Rose Parker)也面臨身分轉變。她擁有美國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學位,過去14年都在政府任職,如今不得不考慮幼教或公車司機等工作以維持家庭生計。她說:「我曾有一份重要的職業,參加會議、做重要的工作。現在我不再有職業,這已不是原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