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德三國(E3)上月啟動「快速恢復制裁」(snapback)機制,指控伊朗違反2015年與世界列強簽訂的核協議,並給予30天期限履行條件,否則將恢復國際制裁。然而,德黑蘭與E3最後一刻的會談未能化解長達數十年的核爭端,聯合國27日遂對伊朗重啟制裁。這使西方與德黑蘭的對峙進一步升級,也讓伊朗神權領導層陷入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最嚴峻的危機,在國內不滿情緒升高與核協議停滯的雙重壓力下,該國愈加孤立且分裂。
綜合英國《金融時報》、路透報導,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聲明指出,制裁在27日午夜期限屆滿後生效,理由是伊朗持續「嚴重未履行」其核子承諾。並補充說:「恢復決議中的各項條款,針對伊朗的核計劃、彈道飛彈、常規武器,以及破壞穩定的行為所構成的威脅。」其中包括要求德黑蘭停止濃縮鈾,並禁止使用彈道飛彈技術。
儘管本周在紐約聯合國大會期間,歐洲與伊朗官員曾舉行臨時會談,但推動華府與德黑蘭重啟談判仍未有進展。E3歐洲三國也對伊朗遲遲不允許國際原子能總署恢復檢查其主要核設施感到不滿。
盧比奧表示:「川普(Donald Trump)總統已明確指出,外交仍是選項,達成協議仍是伊朗人民與世界的最佳結果。為此,伊朗必須接受以誠信為基礎的直接談判,不得拖延或含糊其辭。」川普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警告,若伊朗恢復鈾濃縮,他們將毫不猶豫再次出手,因這可能成為發展核武的途徑。
This evening, the UN triggered snapback sanctions on Iran. We commend France, 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n their decisiveness and resolve. Six UN resolutions have been reactivated, prohibiting Iranian nuclear enrichment and restoring restrictions on Iran’s nuclear and…
— Secretary Marco Rubio (@SecRubio) September 28, 2025
路透報導,四名伊朗官員與兩名內部人士預測,伊朗的經濟孤立將進一步加劇,激起更大的民憤。然而,若接受西方要求,則可能導致統治精英分裂,並動搖伊斯蘭共和國「不向西方壓力屈服」的革命信念。
一名官員表示:「神權體制陷於進退維谷。伊斯蘭共和國的存在正面臨威脅。我們的人民無法再承受更多經濟壓力或另一場戰爭。」
另一名官員指出,德黑蘭越來越擔心若與西方的核外交破裂,以色列可能再度空襲伊朗核設施。6月的一場12日戰爭震撼德黑蘭,戰事由以色列空襲引爆,隨後美國也轟炸伊朗三處核設施,就在原定與華府舉行第六輪核談判前一天爆發。
前伊朗國會議員伊梅納巴迪(Gholamali Jafarzade Imenabadi)25日告訴伊朗媒體:「我認為戰爭爆發的機率很高,考量到以色列的強硬姿態,以及它目前獲得美國的強力支持。」
美國、歐洲盟國與以色列指控德黑蘭以核計劃為掩護,試圖發展核武能力。伊朗則堅稱其核計劃僅用於和平用途。
伊朗當局表示,制裁重啟將迫使他們採取更強硬的核立場,但以色列攻擊威脅讓德黑蘭缺乏迴旋空間。一名前伊朗溫和派高官不認為德黑蘭會採取激烈措施,因領導層清楚,隨著區域地位削弱、內部壓力升高,再加上升級代價龐大,風險實在過高。
伊朗統治精英內部裂痕擴大,有人主張強硬路線,有人則擔心可能導致政權垮台。自2月川普政府迅速重啟「極限施壓」政策以來,德黑蘭一些決策者認為「維持現狀:不戰、不簽協議、繼續談判,是最佳選項,而不必再讓步。」
新制裁措施將使伊朗經濟承受更大壓力,也會進一步阻斷它與先前仍不顧美國單邊制裁而與之貿易的國家之間的往來。聯合國制裁內容包括限制伊朗石油、銀行與金融業,武器禁運、禁止鈾濃縮與再處理、禁止具備核武投射能力的彈道飛彈活動,以及對伊朗個人與實體實施全球資產凍結與旅行禁令。
雪上加霜的是,德黑蘭還得面對因經濟困境惡化而升高的民怨。許多伊朗人擔心聯合國制裁重啟將進一步癱瘓經濟。第二名官員指出,神權領導層越來越擔憂,國內可能爆發大規模抗議,這將「進一步損害伊朗的國際地位」。
伊朗官方通膨率約40%,部分估計已超過50%。近月來伊朗媒體報導,食品、住房與公共事業費用大幅上漲,主要受貨幣里亞爾暴跌與原料價格飆升推動。
自2018年川普退出核協議並重啟制裁以來,伊朗主要仰賴最大石油買家中國,以及少數仍與德黑蘭保持貿易往來的國家,才免於經濟崩潰。然而,隨著聯合國制裁再度生效,這些出口能否持續,前景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