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政風處新聞稿出現「台北非地檢署」、「嬰兒所指」 民眾黨轟:有人看得懂嗎? 

圖為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23日結束庭訊後暫時離開北院的畫面。圖/中央社
圖為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23日結束庭訊後暫時離開北院的畫面。圖/中央社

台北地方法院持續審理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所涉京華城案,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主任陳智菡昨(25日)於臉書發文質疑,台北市政府政風處前後兩任處長對柯文哲進行「違法偵蒐」,並將未經證實資料交檢方,幫檢方「超譯」和「製造罪名」;對此,台北市政府政風處發出新聞稿反擊,不料,新聞稿當中出現「柯前領導」、「嬰兒所指」、「台北非地檢署」以及「本處進行政治調查防務工作,絕無爭議」等讓人不明所以的內容,民眾黨質疑「這種新聞稿誰看得懂?」引發關注後,該篇新聞稿已下架,北市政風處於今天上午重新上架更正後版本。

陳智菡指出,法庭上呈現的證據資料顯示,台北市政風處長期蒐集柯文哲的個人資料。其中一項爭議文件,是一份疑似京華廣場的設計圖,上面黏有給前副市長彭振聲的便利貼。檢方聲稱這是從柯文哲2020年的電腦資料中匯出,並將其作為柯文哲與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聯繫的證據。

陳智菡質疑,「這份文件怎麼來的、是什麼時間得到的、便利貼是怎麼貼上去的皆不明」,卻能被檢方用來串連案情;此外,政風處更被爆出偷偷蒐集柯文哲的行事曆;陳智菡提到,根據行事曆匯出的時間為2021年10月,當時的政風處長正是現任廉政署副署長的林炤宏,這顯示出政風單位實行「政風一條鞭」,因為政風處屬於法務部管轄,不隸屬地方政府,日前林炤宏被暗網爆料是靠著民進黨前祕書長關說而升官的政風處長。

在媒體紛紛報導陳智菡的發言後,北市府政風處發出一篇新聞稿反擊,不過內容出現「柯前領導」、「嬰兒所指」、「台北非地檢署」以及「本處進行政治調查防務工作,絕無爭議」等讓人不明所以的內容;對此,陳智菡再度發文怒批,這份新聞稿,出現「柯前領導」、「嬰兒所指」、「台北非地檢署」,還開宗明義承認「本處進行政治調查防務工作,絕無爭議」,「這份新聞稿,有人看得懂嗎?」且到了25日12:48 ,新聞稿還是錯的版本。

民眾黨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在臉書上貼出帶有奇怪用詞的台北市政府政風處新聞稿。圖/取自陳智菡臉書

民眾黨立院黨團主任陳智菡在臉書上貼出帶有奇怪用詞的台北市政府政風處新聞稿。圖/取自陳智菡臉書

民眾黨副秘書長許甫則指出,政風處這篇暗夜新聞稿,根本可以直接投稿《中文怪物》決賽,當成魔王考題,限時指出多少文法、語意、措辭的錯誤,從開頭就錯字連篇、用詞怪異,連「柯文哲」都被寫成「前領導」,讀完只覺得滿頭問號,質疑這是公文還是惡搞?是北市府政風處出包,還是有人急到手抖?

許甫表示,長期以來,政風處被外界質疑違法偵搜、搞政治偵防,形同人二室復辟。如今質疑聲浪一出,竟立刻丟出這份倉促、邏輯錯亂的新聞稿滅火,只會讓人更懷疑「政風一條鞭,到底是法務部、廉政署哪位長官急了?」才會暗夜倉皇推出一份比偵探小說還離奇的公文。

許甫續指,依法行政不是喊口號,政風單位若真清白,就應大方把調查流程、法律依據攤在陽光下,讓市民檢驗。若是拿比Chatgpt不如的公文來敷衍市民,看完只會想說「要刮別人鬍子先刮好自己的,要撇清責任甩鍋先把中文學好」。

對此,政風處回應解釋,這是因為同仁在用手機上稿時,未留意及關閉內建的文字翻譯功能所導致的疏失,已在發現錯誤後立即更正。

圖為更新後的新聞稿,已不見奇怪的用詞。圖/取自台北市政府政風處官網

圖為更新後的新聞稿,已不見奇怪的用詞。圖/取自台北市政府政風處官網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