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國會通過史上最大幅度的「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俗稱食物券)經費削減僅兩個月後,農業部(USDA)20日宣布取消每年發布的《家庭糧食安全報告》(Household Food Security Report),終止長達數十年的糧食不安全追蹤。此舉不僅讓政府失去衡量美國人是否能滿足基本飲食需求的主要依據,也使研究人員更難掌握削減援助的實際影響。農業部在聲明中辯稱,這些研究「冗餘、昂貴、政治化且無關緊要,只會散播恐慌」。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報導,這份年度《家庭糧食安全報告》長年被視為美國的「飢餓調查」,是衡量國內糧食不安全狀況的主要依據。該報告始於1990年代,原本用來協助州與聯邦官員制定糧食援助計劃。《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最先披露這項取消決定。農業部原定即將發布2024年調查數據。
川普政府先前也曾對其他政府部門採取行動,理由是其數據「帶有政治動機」。勞工統計局前局長麥肯塔夫(Erika McEntarfer)在修正數據顯示5月、6月就業增長下降後遭撤換。川普指控她是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任命的人,且無根據地批評數據是偽造。
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政策分析師羅斯(Kyle Ross)則質疑政府所謂調查已被政治化的說法,指出糧食安全調查在過去約30年間由共和黨與民主黨政府持續發布。他在電郵中說:「它也不是多餘的,因為這份調查是糧食不安全統計的官方數據來源。」白宮未回應置評請求。
這項取消決定出現在農業部對多項供應學校與食物銀行的計劃大幅削減之際,引發援助團體憂慮,因為這些計劃供養了數以百萬計陷入困境的美國人。國會7月通過的法案,進一步削減對SNAP的聯邦資金。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食物營養與人口健康計劃」(Food, Nutrition, and Population Health Program)主任拉賴亞(Barbara Laraia)教授表示,農業部的報告一直被視為研究美國糧食不安全的權威依據。她說:「這份報告幫助我們衡量聯邦糧食計劃的成效。」
拉賴亞解釋,研究人員常用「糧食不安全」一詞,而非「飢餓」,以涵蓋更多超越生理飢餓感的因素。例如,研究糧食不安全會觀察家庭是否因勉強度日而調整飲食習慣,或家庭是否能獲取足夠營養以維持健康。
農業部2023年的調查顯示,約有680萬美國家庭遭遇更嚴重的糧食不安全。拉賴亞說,這些家庭「確實感受到飢餓」,包括有人跳過正餐、一整天不進食,甚至因缺糧而體重下降。
她補充說:「當家庭預算被壓縮,尤其面對通膨、住房成本與食物價格上升時,他們會優先支付固定支出,例如房租、交通與公共事業費用,最後才會在食物預算上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