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盧比奧到訪耶路撒冷 以色列加大空襲加薩至少53死

納坦雅胡(前)親自帶盧比奧(後)參觀耶路撒冷西牆。圖/取自納坦雅胡《推特》官方帳號
納坦雅胡(前)親自帶盧比奧(後)參觀耶路撒冷西牆。圖/取自納坦雅胡《推特》官方帳號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周日(14日)抵達以色列,展開為期2天的訪問,期間以色列軍方對加薩地帶北部發動猛烈空襲,摧毀多棟高樓,造成至少5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數十人受傷。

此次訪問正值以色列上周在卡達首都杜哈襲擊哈瑪斯(Hamas)領導人,導致至少6人死亡,重挫停火談判,並引發國際譴責。

美聯社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與盧比奧及雙方夫人共同參訪耶路撒冷西牆(Western Wall,又稱「哭牆」),強調美以聯盟「堅不可摧」。盧比奧此行旨在了解以色列對加薩未來路線的立場,並展現對日益孤立以色列的支持,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杜哈行動未獲事先告知表示不滿。

周日,以色列再次空襲加薩城,摧毀16棟建築,包括伊斯蘭大學一棟大樓,造成35人死亡。代爾巴拉(Deir al-Balah)一處帳篷營地遭襲,導致一家六口(父母、三名子女及姑姑)喪生。

加薩衛生部表示,過去24小時內,另有2人因營養不良死亡,累計自2023年10月戰爭開始以來,飢餓相關死亡人數達422人,其中包括145名兒童。加薩居民艾爾萬(Ashraf Elwan)表示:「我們開始渴望死亡,死亡,而不是我們現在過的生活。我們的年輕人被截肢,我們的婦女成了寡婦,我們的孩子成了孤兒,我們的生活變成了地獄」。

以色列軍方宣稱,空襲目標為哈瑪斯用於監視與攻擊的據點,但未提供證據。加薩政府媒體辦公室譴責以軍「系統性轟炸」民用設施,包括學校、清真寺、醫院及國際人道組織總部。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證實,其在加薩城的10棟建築過去4天接連遇襲。加薩城約100萬居民中,逾30萬人已因持續軍事行動主動撤離,沿海岸線向南逃亡,攜帶隨身物品,場面混亂。

以色列上周在杜哈的襲擊行動終結了美國、卡達、埃及推動的停火與釋放人質談判。卡達首相兼外交部長阿勒薩尼(Sheikh 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Al Thani)譴責以色列行動為「對調解原則的攻擊」,並將在與阿拉伯及伊斯蘭國家外長會議討論後統一回應。

盧比奧上周五(12日)與卡達首相會面,試圖平衡美在中東盟友間的關係,但國際社會對杜哈攻擊的譴責加劇了外交緊張。納坦雅胡堅決反對巴勒斯坦建國,與西班牙、愛爾蘭等國承認巴勒斯坦的立場相左。

以色列國防部表示,過去一周有逾1200輛援助卡車(主要載運食品)進入加薩,但人道工作者指出,援助遠不足以滿足需求,且多數物資在運送途中被搶奪。加薩水資源嚴重受限,每2至3天才有水車到達,居民需爭相裝水。國際團隊修復一條以色列至加薩的水管線,每日供水量增至1.4萬立方公尺(370萬加侖),但仍無法滿足需求。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出,盧比奧此行試圖緩解美以因杜哈攻擊引發的緊張,但川普公開批評納坦雅胡未提前告知,顯示美以聯盟內部裂痕,加薩北部的空襲更加劇人道危機,聯合國警告當地可能面臨「全面崩潰」。《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認為,加薩居民指控以軍行動意在「強制驅逐」,重現1948年「災難日」(Nakba)的歷史創傷,以色列則否認種族滅絕指控。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