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看台灣:從「筆尖」跌至「未定論」!何志勇:民進黨自甘成棋子?

不滿美國國務院及AIT宣稱台灣地位未定論,民間團體15日至立法院抗議。圖/記者簡立欣攝
不滿美國國務院及AIT宣稱台灣地位未定論,民間團體15日至立法院抗議。圖/記者簡立欣攝

川普政府的國務院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日接連宣稱「台灣地位未定論」,民進黨政府外交部以「感謝美方重申對台政策立場」呼應,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今天(15日)表示,這是欲以似是而非之論,來造就積非成是,結果落得中華民國的國格被糟蹋。

何志勇指出根據《經濟學人》民調,川普的施政滿意度(approval rating)自今年元月就職至九月中已下滑13%,只剩41%,在低檔盤旋;不滿意度高達55%。川普「對等關稅」於上訴法院受阻,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恐遭大法官宣判違憲,以致前功盡棄之際,此刻他選擇在國際上與中、俄「鬥而不破」持續角力,以維持老大哥地位,並非長久之計。

何志勇說川普1.0曾輕蔑地以「桌上的筆尖」比喻台灣,言猶在耳。別忘了,習近平和普丁都是川普口中的「好朋友」。民進黨政府此刻選擇隨之起舞,否認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台灣,只不過是自甘墮落,坐實自己成為大國角力下的「棋子」。

美方這次主張《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舊金山和約》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但何志勇指出,退一萬步來講,即使1951年舊金山和會礙於中國爆發內戰而衍生出「中國代表權」爭議,以致中華民國和中共皆未受邀參加和會簽署《舊金山和約》,但美國要求日本隔年和我國簽訂《中日和約》,確認台、澎歸還中華民國。

其中,《中日和約》第十條明確指出台、澎居民改為中華民國國籍:「就本約而言,中華民國國民應認為包括依照中華民國在台灣及澎湖所已施行或將來可能施行之法律規章而具有中國國籍之一切台灣及澎湖居民及前屬台灣及澎湖之居民及其後裔。」

1954年我國和美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中華民國對台、澎的主權更進一步獲得國際條約承認。1979年美國卡特政府與中華民國斷交,改承認中共,美國國會旋即通過《台灣關係法》,維持台美非官方關係,並奉行「一中政策」。美國與中共1979年發表的建交公報中僅以「『認知(acknowledge)』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措辭,來敘述美方的「一中政策」立場,其實就是為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留下餘地,因為如何「定義」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又是另一回事了。

但以上這些史實,為何川普政府視而不見?民進黨政府也絕口不提?

何志勇說如今川普政府改稱「台灣地位未位論」,結果勢必將《台灣關係法》的基石一併打破。但問題是,川普真的會願意跟他的「好朋友」習近平槓上,挑戰美中關係紅線嗎?至少川普1.0「抗中保台」時,這種事不曾發生過。

何志勇說另方面,如果台灣地位自始未確定(當然,這不符合史實),那過去美國承認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的統治,就是非法沒有正當性,充其量只是前總統蔡英文口中的「流亡政府」;至於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多次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合法基礎,也將不復存在了。

何志勇說此時此刻國際局勢動盪不安,川普政府立場反覆無常,我外交部實無須隨之起舞,感謝美方主張「台灣地位未定」,豈能忘了中華民國正是當事人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