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壓川普政府 民主黨要求貿易協議削減大陸過剩產能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高層官員在馬德里展開新一輪經貿磋商。圖/取自新華社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高層官員在馬德里展開新一輪經貿磋商。圖/取自新華社

中美目前正在西班牙進行新一輪經貿談判,於此同時,美國民主黨呼籲川普政府要加大對北京的壓力,要求其抑制大陸的「結構性產能過剩」。他們認為,唯有大陸徹底調整當前的經濟模式,雙邊協議才具備長遠意義。

據路透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4日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高層官員在馬德里展開磋商,而會談前兩天,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民主黨成員致函貝森特、葛里爾與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強調未來任何貿易安排應附帶「強制性條款」,以確保北京削減產能。

信件內容延續了前拜登(Joe Biden)政府,尤其是前財長葉倫(Janet Yellen)曾經提出的觀點,不過外界認為要撼動川普及其共和黨團隊的政策取向難度甚高。不過,這封信也顯示,即便美國政壇一向黨派分歧鮮明,但皆對大陸的經濟策略感到擔憂。

民主黨議員在信中稱,中國長年依靠大規模的產能擴張來推動成長,卻也因此付出代價,不僅扭曲國際市場秩序,也侵蝕了美國產業與就業機會,他們特別舉例鋼鐵與太陽能電池板行業,皆因產量大幅超過內需而傾銷海外,重創美國與盟國相關產業。

而中美雙方迄今難以把暫時延長的「三位數關稅」休戰轉化為長期協議,包括芬太尼輸入、美國貿易逆差以及TikTok的最終歸屬仍是談判焦點。民主黨議員強調,新的談判應將「過剩產能」視為核心,並建議華府藉由此問題引發的國際關切,與盟友合作,建立多邊機制,共同應對中國的生產擴張。

信中同時提醒,川普過去對南韓、日本等盟友課徵關稅,儘管部分措施後來因投資承諾或交換減免而有所緩和,不過單靠加徵關稅並不足以解決所有經貿問題,呼籲採取「更平衡」的關稅政策。

報導稱,大陸方面始終反對美方「產能過剩」的指控,不過其國內製造業產出已遠遠超出本土消費吸納能力,出口量因此急遽膨脹,甚至在國內市場引發價格戰,北京雖公開否認華府批評,卻已在部分產業推出穩定價格與遏制通縮的措施,以舒緩壓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