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大陸台商傳出遭到檢舉後,被移民署要求說明是否申請大陸定居證或設籍的事件,引發台商圈議論。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今天(11日)表示,移民署若發出調查函件,想必是有人檢舉,且通常都會附帶相關證據,不會憑空行動,收到通知的當事人應盡快回覆,避免延誤造成後續不利。
事件起因於台商社團公眾號《台商太太新天地》披露,一名在大陸的李姓台灣民眾(化名),日前接獲移民署來函,要求他提供是否申請大陸定居證、設籍,或領用大陸護照的具體說明,並限期10日內以書面回覆。移民署在函文中指出,若逾期未答覆,將依據調查事實與掌握的證據,直接判定情況是否屬實。此事也在台商社群間激起討論。
梁文傑今天在陸委會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移民署的調查必定是有人檢舉,並且提供了佐證資料,否則有關單位不會無端出函。他重申,這並非「捕風捉影」的動作,而是依照程序處理。
梁文傑呼籲,如果收到移民署的函文,盡快回覆,才是最妥當的做法,至於移民署做法是否造成在陸台商的困擾,梁文傑則稱,「大部分台灣人在大陸並不會去申請定居證或身分證,因此不會是普遍問題」。
至於檢舉案件近來是否有所上升,梁文傑稱,主要處理單位是移民署,他無法提供具體數字,不過他提醒,近年民眾法律意識與警覺提升,檢舉件數其實「不少」,而且多數都附帶證據,不是空穴來風。
近期另名在大陸的台灣人應志宏也引起社會熱議,應志宏自稱已在大陸定居,並在大陸社群平台「小紅書」上傳剪毀中華民國護照的影片。對此,梁文傑指出,政府已啟動查處程序,若確認違反規定,主管機關將依法註銷其台灣戶籍與護照。
梁文傑續指,應志宏涉及詐騙與洗錢案件,早已被台東地檢署通緝,自2021年10月赴陸後至今未返台。梁文傑稱,截至目前,政府並未收到應志宏正式放棄台灣籍的任何文件,大陸時常收容台灣的通緝犯,這不僅無助於兩岸良性互動,也讓司法合作受阻。
另一方面,教育部近日也提醒各大專院校注意兩岸交流活動的風險。大陸吉林大學自2002年起主辦「北國風情冬令營」,邀請台灣學生赴東北交流,並提供全程「落地招待」。教育部認為該活動存有疑慮,已發函各校要求師生避免參與,也不要轉發相關訊息,以免違反規定。
對此,梁文傑回應,如果是陸方「單方面招待」,那就一定有問題,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他指出,教育部有提供「兩岸交流活動自我檢核表」給各校,提醒四項檢視重點:包括主辦單位是否屬於中共黨政軍機構、活動名稱是否涉及矮化台灣、交流是否具體且有實質內容,或僅淪為吃喝玩樂,以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待遇。
梁文傑解釋,「不合理的招待」,指的是對岸以高規格款待台灣參與者,但活動本身缺乏實質交流,此舉隱含統戰目的。他補充,若只是學生單純參加,通常不會直接觸法,問題較可能出在台灣的「中間人」,例如老師、學校或團體協辦者,這些角色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就可能被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