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自9月起將嚴格執行「強制繳納社會保險」新規,規定雇主與勞工不得私下約定免繳社保,否則屬無效合約,勞工可據此解除勞動關係並要求補償。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今天(14日)表示,此舉可能讓台商企業面臨營運成本大幅增加,不過第一波衝擊恐怕出現在大陸外送平台等依賴大量「非全職」勞動力的產業。
據大陸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發布的司法解釋,雇主必須為員工繳足五險一金,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梁文傑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社保對企業負擔沉重,雇主端須繳約勞工工資的三至四成,勞工亦須負擔一至二成,過去大陸中小企業常與員工私下協議免繳,如今全面強制,成本壓力將明顯上升。
梁文傑稱,若員工月薪5000元人民幣,雇主需額外支付2000至3000元社保費用,員工亦要自行繳納約1000元,實質所得將下降,恐影響內需消費。他表示,陸委會將透過海基會了解台商實際狀況,並研判政策後續影響。
不過比起台商,大陸外賣平台可能才是此波政策的最大受影響者,大陸外送行業長期規避正式勞動契約與社保負擔,京東集團CEO許冉日前坦言,外送平台若利用「類全職」模式逃避繳納五險一金,已非單純道德問題,而是法律與底線問題。
京東平台目前是全行業少數與全職騎手簽訂正式勞動合同並繳足五險一金的平台,目前全職騎手超過15萬人,不過根據陸媒界面新聞調查,仍有高達76%的外送騎手屬於外包,平台僅為其投保意外險,部分在試點區域才有新職業傷害險。
政策上路後,相關部門依規強制追繳社保,外包與靈活用工的商業模式將面臨全面重整,外送平台可能必須縮減用工數量、調整派單策略,甚至轉嫁成本至消費者,對比之下,許多在大陸經營多年的台商影響程度或不及外送產業來得劇烈。
大陸強制社會保險的法源來自2011年7月1日頒布的《社會保險法》,當時將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險全部納入法律規範,形成統一的全國性法律依據。今次8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簡稱「解釋二」),明確指出任何以書面協議、口頭約定或員工承諾來免除繳納社保的方式,均屬無效民事行為。
該法規將自9月1日起實施,雖是讓企業成本增加,但卻是保障勞工權益的重要法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