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4%,為六個月來最大降幅;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2.9%,降幅較上月收窄。專家指出,CPI下降主要受食品價格回落影響,而PPI降幅收窄則反映產業供需改善與政策推動效果。
大陸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指出,CPI同比由平轉降,主要是上年同期價格較高疊加本月食品價格,漲幅低於季節性水準,而上半年價格變動對本月CPI同比的影響約0.9個百分點,比上月下拉幅度擴大0.4個百分點;本月CPI環比持平,低於季節性水準約0.3個百分點。
至於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低於季節性水平約1.1個百分點,其中豬肉、雞蛋、鮮果價格漲幅均偏弱,董莉娟分析,這些因素共同造成CPI同比下降。
數據顯示,8月CPI中,城市下降0.3%,農村下降0.6%;食品價格同比下降4.3%,非食品價格上漲0.5%;消費品價格下降1.0%,服務價格上漲0.6%。今年8月平均下來,大陸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0.1%,環比方面,CPI持平,其中城市持平,農村微升0.1%;食品價格上漲0.5%,非食品下降0.1%。
細分商品來看,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下降2.5%,其中鮮菜下降15.2%,蛋類下降12.4%,畜肉下降8.0%,豬肉下降16.1%,鮮果下降3.7%,均拉低CPI水平;水產品價格則上漲2.2%,對CPI小幅上拉。其他七大類商品價格同比六漲一降,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分別上漲1.8%,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和居住價格分別上漲1.0%、0.9%和0.1%;交通通訊價格下降2.4%。
環比來看,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0.3%,鮮菜上漲8.5%,蛋類上漲1.5%,鮮果下降2.8%,水產品下降0.9%,豬肉下降0.5%。
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漲0.9%,連續四個月擴大,其中工業消費品價格上漲1.5%,金飾品和鉑金飾品價格分別上漲36.7%和29.8%,家用器具和文娛耐用消費品價格分別上漲4.6%和2.4%。服務價格同比上漲0.6%,其中家政服務、醫療服務和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2.3%、1.6%和1.2%,交通工具租賃費和旅遊價格也有所上升。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方面,8月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由下降0.2%轉為持平,生產資料價格下降3.2%,其中採掘工業下降11.5%,原材料工業下降4.1%,加工工業下降2.2%;生活資料價格下降1.7%,食品價格下降1.7%,耐用消費品下降3.7%。
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4.0%,環比持平,燃料動力類下降9.7%,化工原料下降6.2%,黑色金屬材料和農副產品下降5.6%,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上漲4.7%。
環比數據顯示,生產資料價格小幅上漲0.1%,采掘工業價格上漲1.3%,原材料工業價格上漲0.2%,加工工業持平;生活資料價格下降0.1%,食品價格上漲0.1%,耐用消費品下降0.3%。購進價格中,建材及非金屬類下降1.4%,燃料動力上漲0.7%,黑色金屬材料上漲0.6%,有色金屬及纺织原料價格均微漲0.1%。
董莉娟指出,本月食品價格較低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而PPI降幅收窄則受益於部分能源、原材料供需改善以及新興產業和消費升級帶動的價格回升。例如,煤炭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光電設備等行業價格同比降幅收窄,工藝美術、運動器材和保健食品價格同比上漲。
陸委會此前指出,當前大陸經濟下行、企業經營困難,加上美中貿易戰持續影響,台商赴大陸投資務必審慎評估。不過大陸國台辦今天(9日)則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稱,大陸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新質生產力積極發展,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展現出強大活力和韌性。
國台辦提到,今年上半年,大陸GDP同比增長5.3%。1至7月,大陸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外貿增長3.5%,而民進黨面臨關稅及匯率雙殺慘狀,卻熱衷於炒作大陸經濟崩潰論,「民進黨越唱衰,我們發展得越好,兩岸經濟實力對比越來越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