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緊張關係延燒至廣告戰 牙膏成了民族主義新戰場

川普高額關稅引爆印度社會的怒火,印度總理莫迪呼籲印度民眾愛用國貨。圖/取自莫迪臉書
川普高額關稅引爆印度社會的怒火,印度總理莫迪呼籲印度民眾愛用國貨。圖/取自莫迪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加徵最高達50%的報復性關稅,引爆印度社會對美國品牌的敵意。各家公司紛紛趁勢打出本土牌積極宣傳,其中本土企業達布爾(DABU.NS)更將牙膏市場塑造成民族主義戰場,號召消費者抵制美國品牌高露潔-棕欖(Colgate-Palmolive),在社群媒體上掀起一陣熱議,反應兩極。

綜合路透、印度媒體Best Media Info報導,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4日再次呼籲愛用「在印度生產」(Swadeshi)的國貨,並鼓勵孩童把日常使用的外國品牌列出,老師則應督促學生不要使用這些商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周對印度商品加徵最高達50%的關稅,引發莫迪支持者在WhatsApp發起抵制美國品牌運動,點名麥當勞(McDonald’s)、百事(Pepsi)與蘋果(Apple)美國品牌等。

市值達110億美元的消費品企業達布爾,本周在報紙頭版刊登廣告,外觀酷似高露潔的無品牌牙膏圖片。廣告未指名道姓,但暗示印度最受歡迎的牙膏其實是美國品牌,並標榜達布爾才是「國貨」選擇,呼應總理支持本土產品的呼籲。

廣告文案上的字體甚至以美國國旗紅白藍為底色,挑釁式地向消費者發問:「外來的,非本土(Born there, not here)!你知道你最愛的牙膏品牌其實是美國貨嗎?」藉此挑戰人們對外國品牌的忠誠。

在商務社群網站領英(LinkedIn)上,有人歡迎這樣的廣告文案,也有人批評為投機且用錯力氣。LinkedIn知名專欄作者桑格維(Kushal Sanghvi)稱讚:「這是對國貨選擇的有力支持。」然而,公關顧問史里尼瓦森(Karthik Srinivasan)批評達布爾做得太過火。他指出:「高露潔或許是『外來的』,但自1937年以來就在印度銷售,並在『此地』僱用成千上萬的印度人。」並補充,品牌行銷不應依賴「短暫的民族主義狂熱」,因為這些情緒可能隨著地緣政治情勢快速轉變。

達布爾拒絕評論,路透則未獲高露潔回覆。根據全球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2024年數據,高露潔在印度牙膏市場佔有43%,聯合利華(Unilever)旗下的白速得(Pepsodent)居次,達布爾則以17%排第三。

印度14億人口是美國消費品的重要市場,許多商品透過亞馬遜(Amazon)銷售,美國品牌的觸角也逐步延伸至小城鎮。

印度最大乳品公司Amul也在社群媒體發布漫畫廣告,強調「印度製造」;該公司動畫廣告甚至讓吉祥物手持印度國旗與奶油。

曾在Yahoo、Gmail崛起前紅極一時的印度電子郵件業者Rediff,也走「愛國」路線宣傳,刊登廣告宣稱該公司的服務是「印度的郵件」,強調能幫助企業把商業情報留在本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