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8月31日披露,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內部正流傳一份加薩戰後計劃,依照川普宣稱要「接管」這塊滿目瘡痍飛地的構想為藍本,由美國至少託管十年,遷出加薩200萬居民,並將當地改造為為耀眼的觀光勝地與高科技產業樞紐。
《華郵》指出,該報取得的一份38頁的簡報構想顯示,構想中加薩約200萬人口將暫時全數遷出,方式包括「自願」移居他國,或在重建期間被安置於飛地內的限制區。
據《華郵》報導,任何土地所有者都將獲得「數位憑證」(digital token),用以交換日後重新開發土地的權利,可用於資助他國新生活,或最終兌換加薩境內6至8座全新「人工智慧(AI)驅動的智慧城市」公寓。每名選擇離開的巴勒斯坦人可獲5,000美元現金,並獲四年租金補貼與一年的食物配給。方案並估算,每名個別離開者將比留在安全區、需提供臨時住房與維生支援服務的人口,節省2.3萬美元成本。
《華郵》稱,該方案名為「加薩重建、經濟加速與轉型信託」(Gaza Reconstitution, Economic Accel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rust,簡稱GREAT Trust),由「加薩人道基金會」(GHF)提出。GHF是美國與以色列支持的組織,目前正在加薩境內分發糧食。
川普8月27日在白宮召開會議,討論如何結束已近兩年的加薩戰爭,以及戰後的安排。與會者包括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特使威特科夫(Steve Witkoff)、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以及川普女婿庫許納(Jared Kushner)。
會後並未公布會議摘要或政策決定。威特科夫僅在會前表示政府有「一個非常全面的計劃」。
尚不清楚GREAT Trust是否正是川普的構想,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其中許多要素專為實現川普「中東蔚藍海岸」的願景而設計。
GREAT Trust最吸引人之處在於,它聲稱不需美國政府出資,且能帶來可觀投資回報。不同於爭議頻仍且經費短缺的GHF,該計劃「不依賴捐款」,而是透過公私部門對「大型專案」投資籌資,涵蓋電動車廠、數據中心、海濱度假村與高層住宅。一名熟悉內部討論的人士說:「我相信戰爭結束時,川普將會做出大膽決定,美國政府有多種不同方向可走,視情勢發展而定。」
根據文件,以色列將透過雙邊協議把加薩行政權移交給GREAT Trust,並逐步轉為正式託管。初期安全由「第三國國民」與「西方」私人軍事承包商提供,十年後逐漸交由「當地警力」。留下或回流的巴勒斯坦家庭,可憑數位憑證換取167平方米的新公寓,每戶價值7.5萬美元。
整體治理預計持續10年,直到「改革且去激進化的巴勒斯坦政治體」接手。文件未提及建國,只說最終實體將加入「亞伯拉罕協議」。
隨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將飛地化為廢墟,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超過6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近50萬人陷入災難性飢荒,各國政府、智庫、學者與國際組織都提出重建與治理加薩的構想。
在戰爭早期,以色列就有設想,建立無哈瑪斯的「泡泡區」,由以軍保護,讓巴勒斯坦人接受人道援助,並逐步自行治理。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埃及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也提出各自計劃。今年3月,阿拉伯國家領袖在峰會上支持埃及方案,內容是由技術官僚與自治政府官員組成加薩政府,並由波灣國家資助;同時可能部署阿拉伯維和部隊。埃及方面也透露,部分已解散的加薩警力正在境內受訓,以備哈瑪斯解除武裝後負責當地安全。但美國與以色列這兩個公開討論將加薩人遷出的國家,皆否決了阿拉伯方案。
路透先前曾報導,另有一項方案設想在加薩境內、甚至境外建立名為「人道轉運區」(Humanitarian Transit Areas)的巨型營地,用於安置巴勒斯坦居民。該方案也與GHF相關。
白宮與國務院暫未回應置評請求,但這項重建計劃似乎與川普此前的言論一致。
川普今年2月4日首次公開表示,美國應「接管」這個戰火摧殘的飛地,並在將巴勒斯坦居民遷往他處後,把加薩重建為「中東蔚藍海岸」。
是否讓巴勒斯坦人離開加薩,自1967年以色列佔領以來一直是政治爭議。川普的言論引發許多巴勒斯坦人與人道組織的憤怒,擔心可能會被迫遷離加薩。
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戰爭法專家哈克(Adil Haque)指出,任何阻止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或未充分提供食物與醫療的方案,無論是否有金錢補償,都屬非法。
55歲的加薩居民阿布(Abu Mohamed)透過WhatsApp表示,即便情況再糟,他也不會離開:「我現在住在汗尤尼斯(Khan Younis)一棟半毀的房子裡,但我們可以修繕。我拒絕被迫去另一個國家。這是我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