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4天訪陸行程「前所未有」  多層面深化中俄合作

8月31日至9月3日,將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執政20多年來「規格最高」的一次中國之行。圖/取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微博
8月31日至9月3日,將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執政20多年來「規格最高」的一次中國之行。圖/取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微博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將於8月31日至9月3日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訪問。克里姆林宮形容為其執政20多年來「規格最高」的一次中國之行,不僅涵蓋雙邊交流,更帶有鮮明的全球戰略意涵。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指出,這次訪問是「前所未有」的安排。

根據行程,普丁除將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會晤,全面推進中俄戰略合作外,還將參加在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與來自20多國領導人同台互動。期間,普丁將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以及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等多國元首進行會晤,討論從中東到高加索等多個地緣政治熱點議題。

此外,普丁還將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包括重要閱兵儀式,象徵性強烈,展現中俄在歷史記憶與國際秩序議題上的高度共識。

在安全領域,外界普遍預期中俄將在此次訪問中進一步深化合作。面對美國及北約在亞太和中亞地區的壓力,中俄軍事協作呈現加速趨勢。雙方近年已頻繁舉行涵蓋海上、陸地及反恐的聯合演習,此次可能宣布新一輪戰略安全協議,強化在軍事聯動機制上的制度化合作。

經濟合作同樣是此行的重點。2023年,中俄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本幣結算比例顯著提升,逐步減弱美元在雙邊貿易中的主導地位。普丁此次訪陸,被普遍預測將推動新一批能源與資源大單,包括石油、天然氣與稀有金屬長期合作協議。

在科技領域,中俄也有望加快合作步伐。俄羅斯在航天、軍工及能源技術方面具有優勢,而中國在人工智慧、通訊及基建領域處於領先地位。雙方或將在高端晶片、量子通訊及軍工技術展開聯合攻關,構建獨立於西方的「科技共同體」,以回應美西方的科技封鎖。

外界認為,在美國持續加碼制裁俄羅斯並同時對中國施壓的背景下,普丁此行等於再次確認中俄「堅不可摧」的戰略夥伴關係。

普丁「史上最高規格」的訪陸之旅,涵蓋雙邊、區域與全球三重層面。這次訪問不僅將鞏固中俄關係,更是對美西方霸權格局的直接挑戰。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