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韓經濟成長率達3.7%,創下2016年(3.9%)以來新高,並且扭轉2020至2022年連續3年的負成長;然而,這個經濟成果卻是北韓軍人在烏克蘭戰場上用命換來的,根據南韓情報資料,截至2025年7月,已有約3萬名北韓士兵在烏克蘭參戰,死亡人數逾600人,受傷人數則高達約4100人。
據朝中社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29日在平壤木蘭館接見烏克蘭戰爭中陣亡烈士的遺屬,他向遺屬致敬並逐一將用國旗包裹的烈士遺像交給遺屬;朝中社還刊發多張金正恩慰問遺屬的照片。
根據韓國銀行公布的「2024年北韓經濟成長率估算結果」報告,去年北韓各產業普遍復甦,製造業成長7%、建設業成長12.3%,礦業成8.8%,只有農林漁業萎縮1.9%;專家解讀,北韓經濟基礎薄弱,但隨著疫情結束後管制放寬、朝中交流增加,經濟逐漸回溫,再加上俄烏戰爭帶來的「戰爭紅利」,武器出口推升了製造業成長。
韓國國防研究院8日分析,北韓因向俄羅斯派兵及提供武器,獲得的經濟效益可能高達28兆7000億韓元(約新台幣6290億元),金額足以購買北韓人6年所需的糧食。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北韓首先表達支持,很快承認俄國扶持的頓涅茨克、盧干斯克共和國,藉此向兩地派遣勞工;2023年開始軍援炮彈、派兵投入烏克蘭戰爭,更是將俄朝關係推升到新境界。
2024年6月19日,俄羅斯總統普丁訪問北韓,與金正恩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同意任何一方受到侵略時須互相提供援助,並加強安全、貿易和文化關係方面的合作;金正恩則宣佈,兩國關係已經升格為「同盟關係」。
此後,源源不絕的俄羅斯援助便開始進入北韓,讓北韓經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首先,北韓慈江道的萬浦市和江界市出現新的兵工廠,廠裡的工人工資一下子漲了10倍;當北韓工人平均月薪不過5萬朝元,約402元人民幣時,兵工廠工人的平均月薪卻高達60至80萬朝元,約合4825至6434元人民幣,工人因此買得起市面上罕見的平板電腦和筆電。
發展軍工產業只是利用俄援的第一步,金正恩已於2024年開始規劃,10年內,在20個市縣建立工業群聚,完成北韓的再工業化;此外,2024年北韓新建20家工廠,2025年還要再建18家新工廠,主要生產日用品、食品和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