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烏克蘭間的戰火已持續3年半,儘管各國積極介入協調,雙方對停火的條件仍無共識。近期許多國家紛紛表態,願意持續對烏克蘭提供軍援,甚至派兵進駐協防,卻也因各有立場引發雜音。
綜合《France24》與《基輔獨立報》(The Kyiv Independent)報導,當地時間上周五(22日),法國外交部緊急召見義大利駐法大使達歷山卓(Emanuela D'Alessandro),抗議義大利副總理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針對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有關向烏克蘭派遣歐洲軍隊的言論所作的嘲諷。此事件凸顯歐洲內部在烏克蘭政策上的分歧,並加劇法國與義大利之間的緊張關係。
事件起因於上周三(20日),薩爾維尼在回應馬克宏提議在俄烏戰爭停火後向烏克蘭部署歐洲軍隊的建議時,以米蘭方言嘲諷道:「滾吧!你想去就去啊,戴上你的頭盔、穿上防彈背心、帶上你的步槍,自己去烏克蘭!」他強調,義大利不會派兵參與,並批評馬克宏的立場可能將歐洲拖入戰爭。
薩爾維尼領導的右翼聯盟黨(League)是義大利執政聯盟的一部分,其多次公開批評法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法國外交部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薩爾維尼的言論「不可接受」,違背了法意兩國間的信任氛圍、歷史關係以及近年來雙邊合作的積極進展。
法方特別指出,兩國在支持烏克蘭問題上立場一致,薩爾維尼的言論與此背道而馳。此前,法國總統馬克宏積極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等國際領袖合作,推動在俄烏停火後為烏克蘭提供更多支持的計劃。
這並非法意兩國首次因外交問題發生衝突。自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2022年上任以來,兩國在多個議題上屢有摩擦。此次事件進一步暴露了歐洲內部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法新社指出,由法國和英國主導的「自願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正討論在俄烏停火後向烏克蘭派駐軍隊的可能,但義大利已多次明確拒絕參與派兵計劃。
根據公開資訊,目前部分歐洲國家對在俄烏停火後向烏克蘭派駐軍隊持開放態度,主要包括:法國、英國、波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相對地,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則明確反對或對派兵計劃持保留態度,顯示歐洲內部在烏克蘭政策上的立場分化。此事件不僅凸顯法意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反映出歐洲在應對烏克蘭問題上的複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