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火烈鳥」飛彈 烏新武器將俄羅斯歐洲全境納入射程

烏克蘭自行研發的遠程巡弋飛彈「火烈鳥」,可直抵俄羅斯腹地,將整個俄羅斯歐洲部分納入射程。圖/翻攝自Kanal13 YouTube頻道
烏克蘭自行研發的遠程巡弋飛彈「火烈鳥」,可直抵俄羅斯腹地,將整個俄羅斯歐洲部分納入射程。圖/翻攝自Kanal13 YouTube頻道

在西方盟友還為烏克蘭的安全保障爭論不休之際,基輔已將自主研發的一款遠程巡弋飛彈推入量產。這款名為「火烈鳥」(Flamingo)的武器可直抵俄羅斯腹地,將整個俄羅斯歐洲部分納入射程,搭載逾一公噸彈頭;該飛彈名稱與最初的粉紅色彈頭則源自公司的內部玩笑,暗示女性在男性主導的武器與戰爭世界裡長期被忽視的角色。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火烈鳥」由烏克蘭新創軍工企業「火點」(Fire Point)研製,該公司正迅速崛起為無人機大廠,而無人機已成烏俄戰爭的重要武器。公司執行長兼技術總監特列赫(Iryna Terekh)在接受Politico專訪時透露:「我們原本不打算公開,但現在似乎是時候了。火烈鳥是一款長程巡弋飛彈,可搭載1,150公斤彈頭,射程達3,000公里,能直入俄羅斯腹地。」

她表示:「我們研發速度很快,從概念到戰場測試成功不到九個月。我不會透露它的確切速度,但可以肯定比我們現有的飛彈都快。」並強調,這款飛彈「完全是在烏克蘭本土生產」。

特列赫還提到,最初的粉紅色外觀是對女性角色的致敬:「我們的第一批飛彈就是粉紅色,所有測試也是以粉紅色通過。但後來因為軍事偽裝需求不得不改色。不過,女性仍在掌管生產,飛彈裡依舊留有女性的手筆。」

這枚飛彈也被拿來揶揄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陽剛式的炫耀」。特列赫說:「我會說,這就是一種炫耀武力的時刻。你不需要給一枚能飛3,000公里的飛彈取一個嚇人的名字。關鍵是它夠不夠有效。」

無論名稱或顏色,這枚威力巨大的飛彈已經引起莫斯科注意。俄國官媒塔斯社(TASS)淡化火烈鳥的威脅,稱其設計源自一家英國公司,並嘲諷烏克蘭的技術實力。烏方否認這項說法。特列赫表示:「我們觀察俄羅斯對任務的反應,我可以告訴你,任務越成功,俄羅斯就越想壓制相關消息的傳播。」

另有傳聞指出,雖然烏克蘭官方及媒體均宣稱「火烈鳥」為烏克蘭自主研發,但傳聞根本是西方國家提供飛彈偽裝成烏克蘭自主研發,以規避俄國的攻擊藉口。

火烈鳥已進入量產階段。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20日表示,擁有自製長程飛彈能力,可能成為改變戰局的關鍵,讓烏克蘭能打擊俄羅斯縱深的戰爭機器。他對記者說:「到了12月,我們將擁有更多這種飛彈。而到12月底或明年1至2月,量產就會開始。」但拒絕透露細節,只強調烏克蘭需要能有「一次使用數百枚」的能力。

美聯社8月報導透露,目前該公司每天能製造一枚「火烈鳥」,並計劃在10月前將產量提高到每天7枚。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似乎也更樂於讓烏克蘭反擊。他22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寫道:「如果不攻擊入侵者的國土,要贏得戰爭幾乎是不可能的。就像一支擁有絕佳防守的球隊卻被禁止進攻一樣。」並補上一句:「接下來會很有意思!」

儘管俄羅斯防空系統能攔截威脅,但烏克蘭擅長以無人機與飛彈混合編隊實施複雜作戰,屢次突破俄方防線。

與攜帶小型炸藥的無人機不同,重型武器對煉油廠、電廠、後勤樞紐和軍用機場的打擊更具破壞力。今年6月,烏克蘭曾用攜帶150公斤彈頭的R-360「海王星」(Neptune)巡弋飛彈攻擊圖阿普謝(Tuapse)煉油廠,引發長達三天的大火。

特列赫強調:「我只能說,火烈鳥的成果很重要。我們還在探索它的最大潛能。」她指出,公司生產的無人機已部分導致俄羅斯機場關閉與油價上升。

奧斯陸大學導彈專家霍夫曼(Fabian Hoffmann)則稱火烈鳥是「烏克蘭最強的安全保障」。他在社群媒體上寫道,如果烏克蘭能擁有3,000到5,000枚此類飛彈,能在24至48小時內摧毀多達25%的俄羅斯經濟產能,「俄羅斯進一步的侵略將變得難以為繼」。

對烏克蘭而言,自製長程武器對防衛戰略至關重要,因為西方夥伴在交付足夠武器上動作緩慢,而俄羅斯的攻擊卻持續升級。一些西方提供的長程武器,也對其在俄羅斯領土上的使用有所限制。

在普丁每天狂轟濫炸的情況下,烏克蘭國內要求「讓俄羅斯感受到痛苦」的輿論壓力正不斷升高。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