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腦瘤新曙光 台灣研發類病毒奈米載體  登美期刊封面

長庚醫院與成功大學團隊研究成果獲選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Nano》封面故事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與成功大學團隊研究成果獲選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Nano》封面故事圖/長庚醫院提供

台灣醫學科技再創佳績!長庚醫院神經外科與成功大學醫工系跨領域合作的研究成果,成功開發出創新的類病毒奈米載體,被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Nano》選為封面故事,同時獲得2023年國家新創獎的肯定。這項研究成果將有望為惡性腦瘤治療帶來新的曙光。

台灣每年約有600名新的惡性腦瘤病人,儘管發生率不高,但其致命性卻相當嚴重,平均存活期僅一至兩年。長庚醫院與成功大學的跨領域團隊在面對這一難題時,攜手合作,共同研發出了類病毒奈米載體,這一創新的治療方法能夠攜帶治療用核酸片段,抑制腫瘤特定基因的表現,進而增強放射治療的效果。

長庚醫院神經外科副院長魏國珍教授表示,惡性腦瘤的治療一直以來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患者的存活期極短,且復發率極高。此次研究團隊的成功研發,將為惡性腦瘤的治療帶來一個全新的方向。他們利用類病毒奈米載體精準注射至腦瘤區域,成功抑制了腫瘤細胞的基因表現,使腫瘤明顯縮小,同時提升了放射治療的效果,與低劑量放射治療同時使用,更能使腦瘤小鼠的存活期增加兩倍,同時降低放射治療的副作用。

這項研究成果的亮點之一是其運用了特殊模組化的治療用核酸骨架設計,能夠針對不同種類的腦瘤或是患者的特殊基因進行精準治療,因此具有極高的個人化精準醫療潛力。此外,其創新的製備流程還獲得了《ACS Nano》期刊的青睞,並被選為封面故事,彰顯了其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長庚醫院與成功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努力了四年時間,從研發到驗證,每一步都緊密結合,致力於為惡性腦瘤的治療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他們的努力和成就也得到國家新創獎的肯定。

長庚醫院魏國珍教授(左)及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學系楊閎蔚教授(右)率領團隊共同合作。圖/長庚醫院提供

長庚醫院魏國珍教授(左)及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學系楊閎蔚教授(右)率領團隊共同合作。圖/長庚醫院提供

這項研究成果將為台灣的醫學科技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有望改善目前惡性腦瘤治療的困境,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未來研究團隊將繼續致力於將這項創新技術轉化為實際的臨床應用,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