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核三全國性公投今天(23日)登場,由於此次公投沒有綁大選,同意票得票率僅21.70%,未達25%的門檻,因此公投未能過關:但是同意票434萬張,遠超過不同意票的151萬張的3倍,展現了驚人的「更大的民主」。
此次公投主文是:「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根據中選會統計投票結果,支持核三重啟共434萬1432票;反對者共151萬1693票。同意票幾乎是不同意票的3倍。
但因公投過關門檻是同意票須達到投票權人數的25%,也就是需有500萬523人投同意,但此次同意票僅達到投票權人數的21.70%,公投未能過關。
投票率未到3成
此次不少支持核能者擔心公投投票率,結果也確實印證,由於公投未綁大選,且宣傳時間過短,今年投票率不高,比2021年少了200萬人投票,比2018年更少了500萬人投票。此次投票權人數2000萬2091人,總投票數590萬6370票(包括有效票585萬3125票、無效票5萬3245票),投票率僅29.53%。
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綁大選,共有1083萬2735人投票,投票率54.8%;同意得票589萬5560票,占54.42%;不同意得票401萬4215票,占37.05%,公投通過。
2021年核四公投沒綁大選,共有814萬5700人投票,投票率41.09%;同意票380萬4689票、占比47.16%;反對票426萬2517票、占比52.84%,公投不通過。
綠油油南高屏 全都同意高於不同意
值得一提的是,民進黨過去的鐵票區,南、高、屏等三縣市,此次都是同意重啟核三,遠高於不同意。其中台南是28萬1553張同意票、14萬1687張不同意票;高雄是42萬3651張同意票、22萬9579張不同意票;核三廠所在的屏東是12萬720張同意票、9萬460張不同意票。
在野感謝新民意
此次發起重啟核三公投的民眾黨團晚間發聲明表示,感謝434萬支持核能的新民意,民眾黨將在下個立院會期推動《公投法》修法,努力打破「鳥籠公投」。
民眾黨說,有別於2018年的「以核養綠」公投綁大選投票率54.8%,同意票6成、不同意4成;本次未綁大選的情況下,投票率雖未達門檻,但是同意票遠超過不同意票將近3倍,顯示即使公投被民進黨關進鳥籠,台灣社會依然踴躍表達對於核電的支持,社會對核能發電的接受度已經逐步達成共識。
民眾黨指出,民進黨背棄過去公投民主的理念,在2019年把《公投法》再次鎖進鳥籠,阻礙人民行使直接民權。因此,下個會期民眾黨將在立法院推動《公投法》修法,打破鳥籠公投,實踐主權在民的價值與精神。
投票前以「萊爾校長」動畫引發巨大迴響的國民黨表示,在核三延役公投過程中,國民黨全力以赴,從創新的廣告宣傳模式,到全台各地的政策說明會,無論是縣市首長或立委們,大家都投入了巨大的心力。
國民黨指出,這一次公投將是台灣對於能源政策的轉捩點,在總統賴清德正式於民進黨中央動員投票的狀況下:「同意核三延役」以超過430萬的票數遠高於「不同意核三延役」,且核三廠所在地居民的同意票數亦遠高於不同意。由此可知,核能才是台灣的主流民意,也將成為民進黨必須面對的事實。
賴清德在晚間的記者會中表示,雖然核三重啟公投沒有通過門檻,但他尊重社會意見,將請台電在相關法規公告後,啟動舊核電機組自我安全檢查,定期向社會報告風險與進度,若符合標準就依法送核安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