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評論】新時代兩岸關係要有「疑美知共」的新框架

中國國民黨主席必須必要補充、打造一個「疑美知共」的新框架。。圖/AI合成示意圖
中國國民黨主席必須必要補充、打造一個「疑美知共」的新框架。。圖/AI合成示意圖

孫榮富/新黨輿情中心副主任

在馬英九執政的時代,兩岸雖然不像當前的台獨賴清德政府的劍拔弩張,但卻開啟了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認同倒退。現在,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說:中國國民黨新任黨主席必須回到黨章與黨綱,也就是回到九二共識來處理兩岸關係。這是正確的方向,但是還不夠,新時代兩岸關係要有「疑美知共」的新框架。

大部份的藍營、統派,總是習慣對台灣民眾訴求:理性專家的「統一有利論」,例如:ECFA;卻總是打不贏台獨民進黨向民眾訴求:感性庶民的「恐共吞台論」,例如:統一後,台灣人會一無所有、生不如死;這是因為台灣民眾雖然熱愛兩岸和平帶來的商機;卻更「恐懼中共」若統一台灣後,會讓台灣民眾的生活陷入水深火熱,沒有尊嚴。

以最近知名高收入的主持人沈玉琳,卻得到血癌的例子來說,沈玉琳的好友潘若迪感嘆:人可以賺得到「錢」但賺不到「命」!台獨民進黨的「恐共吞台論」之所以有效,就是有一部份的台灣民眾認為:命比錢重要!也就是台灣人看待「主權」比「利益」還要重要。美國川普對台的大關稅,當然不僅是利益問題,必然涉及兩岸的主權問題。

所以,面對在野藍、白陣營從「統一有利論」的立場,大肆批評美國對台樓地板關稅20%,台獨賴清德政府則採取「恐共吞台論」來訴求民眾:被美國川普課以疊加20%關稅,失去的只是錢再賺就有,比與北京談統一被中國併吞來得好,主權沒了就什麼都有。顯然,台灣民眾因為「不知共」所以「恐共」,以致在野藍、白陣營對台獨賴清德政府的批評效果有限。

也就是說:在「不知共」的前提下,台灣人願意用金錢與利益來換取主權與尊嚴,選擇寧願給美國人多一些錢、利益,總比被中國大陸「併吞」後沒有主權,來得比較好。也因此,台灣民眾選擇台獨賴清德政府「站隊美國」,台灣民眾與其說是投票給台獨民進黨,不如說是選擇投票給站隊美國的賴清德政府。不過,相較「統一有利論」而言,最近高喊:「我是中國人」的館長「陳之漢」,則是有效挑戰了「恐共吞台論」。

「館長」陳之漢直播大陸之所以高人氣,就是讓台灣民眾「知共」後,也就「不恐共」也就不擔心「恐共吞台」的論述,同時開始質疑美國川普掏空台灣。台灣民眾就算給了美國大量的金錢與利益,實際上是如同館長「陳之漢」說的:當美國狗是做不了台灣真正的主人,用金錢與利益是換不來台灣人要的主權與尊嚴。

換句話說,在新時代的兩岸關係論述裡,在野陣營尤其是「統派」或是「中華民國派」,除了回到九二共識還必須打造一個「疑美知共」的新框架,才能有效提高打擊台獨的「恐共吞台」論述。統派或是中華民國派,必須要讓台灣民眾「知共」,推進兩岸關係的統一或是維護中華民國,才會存在著力點,統派或是中華民國派,也同時要讓台灣民眾「疑美」,促進和平才會成為事實。

說白了,在新時代的兩岸關係裡,推進「和平統一」不能只有只是回到「九二共識」、「統一有利論」的舊基礎,在野陣營、統派或是中華民國派,甚至是要接棒的中國國民黨主席,必須必要補充、打造一個「疑美知共」的新框架。

簡言之,只有將兩岸關係的主權問題、台灣人的尊嚴需要,置入在「疑美知共」的新框架裡,才能夠讓多數台灣民眾在身份認同上,回到「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並選擇「要當中國人不做美國狗」,兩岸關係的主權問題才有解決方法,台灣人尊嚴就有存在的空間。如此的話,不僅可以達到有效打擊台獨「恐共吞台」的論述,也就同時可以推進兩岸關係的「和平統一」了。

※以上言論不代表梅花媒體集團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