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民進黨執政5危機 黃暐瀚:反核無法被認為是進步價值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示警,民進黨面臨五大危機。罷免藍委羅明才團隊21日上街宣傳。圖/中央社
資深媒體人黃暐瀚示警,民進黨面臨五大危機。罷免藍委羅明才團隊21日上街宣傳。圖/中央社

針對民進黨在726大罷免失敗後內部浮現的檢討聲浪,資深媒體人黃暐瀚於昨(21日)分析,民進黨過去賴以成功的五大優勢分別是民主、進步、抗中、親美、文宣,但如今已轉化為執政弱點,若不及時因應,將可能衝擊2028年的總統選情。

黃暐瀚指出,民進黨過去標榜的「民主」價值,在本次大罷免中被視為「選輸後不認帳」,反而讓反罷免一方被認為是捍衛民主素養,使民進黨在民主形象上受挫。在「進步」方面,民進黨的「反核」立場也備受質疑,因為全球多國都在恢復核電,堅持「非核」的台灣,已無法被視為是「進步價值」的代表。

在文宣戰上,黃暐瀚認為民進黨已不適應網路世代的傳播方式。他舉例,國民黨一支諷刺影片便讓民進黨無力反駁,而網路上流傳的迷因哏,如「不是票多就贏」、「核三公投不能決定」等,雖與總統賴清德的原意有落差,但民進黨卻無法有效澄清,只能被藍白陣營壓著打。

在外交層面,黃暐瀚分析,大罷免失敗的結果,可能是民眾認為兩岸議題無關大罷免而未發酵,或顯示台灣民意已開始轉向不願「抗中」。至於「親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對台加徵關稅、台積電赴美設廠以及賴清德過境紐約被拒等事件,都讓台灣民眾感受不到美國的善意。

黃暐瀚直言,2028年將是民進黨連續第四次爭取執政,先天上已居於劣勢。他認為,除了寄望「親美」、「抗中」在大選時能重新發揮作用外,「民主、進步、文宣」三項明顯落後,急需明確的扭轉策略。

黃暐瀚最後提醒,民進黨必須重建民眾對「民主」與「進步」的信心。他以核三公投為例,若公投通過,民進黨就應順應民意啟動核三廠運轉程序,重建民眾對「多數贏」的民主信念。他強調,「不是多數就贏」這類言論絕不能再出現,否則將對民進黨在2028年大選的選情造成嚴重衝擊。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