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發明「超級光碟」 容量為一般光碟上萬倍

看上去輕盈透明的「超級光碟」是資料儲存領域的重大突破,由大陸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發。圖/翻攝自新華社
看上去輕盈透明的「超級光碟」是資料儲存領域的重大突破,由大陸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發。圖/翻攝自新華社

一種存儲容量是普通光碟上萬倍的「超級光碟」,在大陸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誕生,這對大陸在資料存儲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數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重大意義。

據新華社報導,「超級光碟」是上海光機所與上海理工大學等科研單位合作、在超大容量超分辨三維(三度)光存儲研究中取得突破性進展。2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相關研究成果。

據論文通訊作者之一、上海光機所阮昊研究員介紹,存儲是數位經濟的基石之一,光存儲技術具綠色節能、安全可靠、壽命長的獨特優勢,非常適合長期低成本存儲海量數據。然受到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傳統商用光的最大容量僅在數百GB量級。

發展可同步實現超分辨寫、超分辨讀、三維儲存及長壽命介質,是近10多年來光存儲研究領域亟待解決的世界難題。2012年,論文另一位通訊作者、上海理工大學顧敏院士提出了雙光束超分辨光存儲原理的設想。

經過長達7年的努力,「超級光碟」研究團隊利用國際首創的雙光束調控聚集誘導發光超分辨光存儲技術,實驗上首次在資料寫入和讀出均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實現點尺寸為54nm、道間距為70nm的超分辨數據存儲,並完成了100層的多層記錄,單盤等效容量達PB量級。經老化加速測試,光碟介質壽命大於40年。

上海光機所是大陸重要存儲材料與技術研究基地。上海光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超級光碟」的誕生,完成雙光束超分辨三維光存儲的原理和實驗驗證,未來實現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研究團隊將加快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推動超大容量光存儲的集成化和產業化進程,並拓展其在光顯微成像、光顯示、光信息處理等領域的交叉應用。

延伸閱讀

YT-梅花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