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17日表示,多位歐洲及北約領袖18日將陪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前往白宮,共同出席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關鍵會晤。此舉被視為避免今年2月澤倫斯基在橢圓形辦公室與川普的衝突重演,同時展現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持,並安撫基輔及其他歐洲國家對澤倫斯基可能在川普主導下的和談中被迫讓步的憂慮。
綜合路透、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英國《衛報》報導,馮德萊恩在社群平台X上發文指出:「應澤倫斯基總統要求,我將與川普總統及其他歐洲領袖一同參加明天(18日)在白宮的會議。」同一天稍晚,其他歐洲領袖也陸續宣布將同行,包括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及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都將隨同澤倫斯基進入橢圓形辦公室。
這場集體行動凸顯歐洲領袖的決心,確保在川普的和平斡旋中歐洲能發聲。就在兩天前,川普才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舉行峰會,而澤倫斯基未獲邀參加。
德國政府表示:「會談將討論包括安全保障、領土議題,以及對烏克蘭持續支持在內的多項事宜,其中包括維持制裁壓力。」
法國總統府補充,這次出訪的目的是爭取「一個公平且持久的和平,既能維護烏克蘭的重要利益,也能確保歐洲的安全」。
川普15日在阿拉斯加與普丁會晤後,開始對烏克蘭施壓。據消息人士透露,普丁提出願意歸還少部分佔領區,交換一大片其他烏克蘭領土。普丁的一些要求對烏克蘭而言極難接受,這為結束歐洲80年來最致命戰爭的談判埋下隱憂。這場戰爭已造成超過100萬人死傷。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及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將於17日主持「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視訊會議,該聯盟由烏克蘭盟友組成。
歐洲大國希望推動川普、普丁與澤倫斯基舉行三方會談,確保烏克蘭能在塑造未來的談判桌上有席位。他們也希望在美國參與下,為烏克蘭爭取強而有力的安全保障,並保有在必要時加大對莫斯科施壓的能力。
一名歐洲政府官員表示:「他們將明確提出自己認為必要的安全保障:哪些是自己能做到,哪些落在志願者聯盟範圍內,以及他們對美國的期待。」並補充說:「事實上,他們期待非常有力的承諾。」部分歐洲領袖還會陪同澤倫斯基18日飛往華府出席與川普的會議。
川普16日表示,烏克蘭應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以結束戰爭,因為「俄羅斯是個非常大的強權,而烏克蘭不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阿拉斯加峰會後,川普致電澤倫斯基,轉述普丁提議若基輔同意割讓整個頓內茨克(Donetsk)地區,俄方將凍結大部分前線。這是莫斯科的主要目標之一。
消息人士稱,澤倫斯基已拒絕此要求。俄羅斯目前已控制烏克蘭五分之一領土,包括頓內茨克省約四分之三的地區,早在2014年便首次入侵該地。
川普還表示,他同意普丁的看法,即應在未事先停火的情況下進行和談。這與他峰會前的立場背道而馳,當時他曾說若沒有停火協議,他不會滿意。
澤倫斯基表示,俄羅斯拒絕停火將使達成持久和平的努力更加困難。他在X上寫道:「停止殺戮是停止戰爭的關鍵要素。」
澤倫斯基上一次在橢圓形辦公室的會面以災難收場,他遭到川普與副總統范斯(JD Vance)公開嚴厲斥責。
梅爾茨表示,他不認為這次澤倫斯基會面臨同樣艱難的情況,並指出澤倫斯基17日將與歐洲領袖討論,協助進行會前準備。梅爾茨對德國n-tv電視台表示:「我們會給出一些不錯的建議。」
梅爾茨另在接受ZDF專訪時說,雖然歐洲團結很重要,但短期內美國仍將在戰爭中扮演決定性角色。他指出:「美國總統無論在軍事上,還是透過適當的制裁與關稅,都有能力推動俄羅斯做出比現在更多的動作。」
俄羅斯於2022年2月對烏克蘭發動全面入侵,近月來持續緩慢推進。普丁在阿拉斯加峰會後的聲明中,並未在俄方長期堅持的要求上讓步,其中還包括對基輔加入北約的否決權。
英國前國安顧問格蘭特(Mark Lyall Grant)表示,這次峰會是普丁的「明顯勝利」,因為川普放棄了此前對立即停火的要求。不過他補充,值得肯定的是,美國似乎有意願參與,為烏克蘭提供某些安全保障。
他表示:「這絕對是關鍵,因為除了領土交換這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外,最重要的長期課題,是為仍在烏克蘭掌控下的領土提供安全保障,避免普丁一如既往,又利用時間重整軍備,之後再捲土重來。」
《衛報》報導,英國前國防大臣華勒斯(Ben Wallace)17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他對18日的橢圓形辦公室會談是否能帶來和平「不太樂觀」。他並警告,不希望重演2月川普與范斯在會面中對澤倫斯基的「難堪夾擊」。
華勒斯批評,川普對普丁領土要求的支持,形同1930年代的「姑息政策」。他說,這種戰略雖可能在「短期內挽救生命」,但長遠來看「會讓我們陷入更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