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派重量級領袖陪澤倫斯基赴華府  避免與川普再爆衝突

隨著基輔盟友努力改善關係,川普與澤倫斯基在近期的會晤中,氣氛已有改善。圖為兩人8月在海牙的會晤。圖/取自澤倫斯基臉書
隨著基輔盟友努力改善關係,川普與澤倫斯基在近期的會晤中,氣氛已有改善。圖為兩人8月在海牙的會晤。圖/取自澤倫斯基臉書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5日在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會面後,對俄方的親近態度令歐洲領袖擔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恐無法獲得同等友好待遇。為在談判中替基輔爭取更有利立場,據兩名歐洲外交官與一名知情人士透露,歐方正計劃安排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18日隨同澤倫斯基前往華府會見川普。史塔布被視為川普最喜愛的對話者之一,歐洲寄望藉此避免橢圓形辦公室再爆衝突,並在俄烏戰爭的外交關鍵時刻全力斡旋。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川普與普丁的阿拉斯加會議未能取得突破,烏克蘭停火前景依然不明。川普表示,他將於18日在華府與澤倫斯基會面,接著嘗試促成烏俄領袖一同商討和平協議。

歐洲與烏克蘭認為,18日的白宮會談重點在於確保川普不會同意普丁提出的一些他們難以接受的要求,例如將部分烏克蘭領土割讓給俄羅斯,而俄方目前僅部分掌控這些地區。

歐洲盟國也不願再發生另一場讓讓澤倫斯基陷入困境的會議。川普與澤倫斯基在2月白宮會面時的慘烈場面,讓雙方關係倒退數月。據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也可能隨行赴華府,他與川普培養了頗為密切的關係。

多名外交官、歐洲官員及知情人士都要求匿名,才願意坦率談論即將到來的橢圓形辦公室會談及其中緊張的國際角力。

川普表示,他將先與澤倫斯基會談,之後再考慮促成澤倫斯基與普丁舉行三方會談。但普丁至今拒絕與澤倫斯基見面,15日也未出現改變立場的跡象。

前北約高級官員格朗(Camille Grand)指出:「阿拉斯加峰會的結果顯然在歐洲引發憂慮,因為川普似乎接受了普丁的大部分說法。」格朗目前在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擔任研究員。格朗補充道:「這次會議雖不算徹底失敗,但歐洲人確實憂心談判方向,因此才竭力避免澤倫斯基訪美期間再出現新戲劇化場面。」

雖然歐洲與烏克蘭公開場合表現樂觀,但私下官員對普丁重返西方外交舞台心生警惕。他在在未做出任何實際有助於和平的舉動下,就重新獲得全球合法性的光環。一名歐洲官員坦言:「這一整年來我們一直有憂慮,15日的會面更沒幫上忙。」

川普近期對烏克蘭戰爭的立場搖擺不定。數月來他將責任推給烏克蘭,但在峰會前對普丁態度轉趨強硬,甚至威脅若俄方不同意停火,將面臨「嚴重後果」。然而在阿拉斯加與普丁數小時會談後,他收回立即停火的要求,改稱由烏克蘭決定是否結束戰鬥,還建議基輔「接受協議」,卻未透露普丁的提議內容。

川普會後還表示,他與普丁談到土地交換,但拒絕提供細節。白宮拒絕評論兩人對話或與澤倫斯基會議的計劃,只提到川普在社群平台上發布的一則貼文,內容是宣布18日的會晤,以及他對和平的願望。

據一名歐洲官員透露,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將於17日主持「志願者聯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視訊會議,成員國已表示戰後將向烏克蘭提供部隊及其他支持。

在峰會前,川普曾表態支持美國在安全保障中扮演某種角色,提供保證或協助以防止俄羅斯在和平協議後再度進犯。北歐與波羅的海國家領袖在川普15日與歐洲官員會談後,再次對此表示歡迎。

不過,雖然川普這次與歐洲的溝通比以往更頻繁,但實質成果有限。歐洲官員雖慶幸他沒有與普丁達成協議,但對他撤回對購買俄油的第三國祭出嚴厲次級關稅的威脅感到失望。

前北約官員、現任歐盟安全研究所分析師史帕塔佛拉(Giuseppe Spatafora)表示:「歐洲人想盡可能影響談判,因為他們知道川普堅持要以自己的方式主導談判,不想讓普丁掌握主導權。整體而言,歐洲與川普的互動比頭100天頻繁,這是好事,確實產生一定影響力,但仍有限。」

澤倫斯基2月上次進入橢圓形辦公室時,場面迅速失控。副總統范斯(JD Vance)及後來川普先後斥責他不夠感恩美國的支持,並認為他過度誇大烏克蘭的外交籌碼。澤倫斯基當時穿著黑色Polo衫、黑褲與軍靴,而非西裝,也進一步惡化當時的氣氛。

不過,隨著基輔盟友努力改善關係,加上川普對普丁的挫折感升高,川普與澤倫斯基在近期的會晤中氣氛已有改善。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