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抗議後 美暫停加薩訪客簽證 切斷重症童赴美就醫管道

右翼行動派人士盧默(圖)連發數文,將運送加薩病患的班機形容為「國安威脅」。圖/翻攝自PBS NewsHour YouTube頻道
右翼行動派人士盧默(圖)連發數文,將運送加薩病患的班機形容為「國安威脅」。圖/翻攝自PBS NewsHour YouTube頻道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16日宣布,暫停核發來自加薩的訪客簽證,並重新檢視相關簽證程序。切斷加薩重症孩童赴美就醫的重要管道。此舉緊隨右翼行動派人士盧默(Laura Loomer)發起的施壓行動,她在前一天連發數文,將運送病患的班機形容為「國安威脅」,並點名一家協助醫療撤離的非營利組織。親巴勒斯坦團體則譴責,川普政府「刻意以殘忍手段對待巴勒斯坦人」。

綜合《紐約時報》、路透報導,國務院在社群平台X發聲明稱:「所有來自加薩的訪客簽證均已停止,直至完成全面徹底的審查。」

這家名為「治癒巴勒斯坦」(HEAL Palestine)的非營利組織設於俄亥俄州,近幾周啟動所謂「加薩兒童赴美最大規模單次醫療撤離行動」,安排傷病兒童來美治療。

該組織表示,截至目前已撤離63名兒童,其中11人年齡介於6至15歲,本月送至全美9座城市的醫院就醫。許多兒童在加薩戰火中失去四肢。待療程結束後,他們將經埃及返回家人身邊。該組織去年成立,也在加薩經營食物廚房,對媒體詢問未予回應。

共同創辦人薩爾曼(Zeena Salman)醫師本月稍早聲明指出,這些航班關乎生死,「孩子們無法等待,他們的生命岌岌可危,這趟任務是為了許他們一個未來。」

移民政策研究所(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副主任傑拉特(Julia Gelatt)表示:「這項措施符合川普政府一貫將移民視為公共安全威脅的作法,但很難想像為了救命治療來美的病患,會構成國安風險。」

根據國務院網站公布的月度數據,今年迄今美國已向持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旅行文件的人士核發逾3,800張B1/B2訪客簽證(可用於赴美就醫),其中5月就有640張。PA向居住於以色列佔領的西岸及加薩居民發放此類旅行文件。網站並未分列兩地數據。

盧默雖無任何官方職務,卻對川普政府人事、政策決定有著異常影響力。她表示,本月初才得知相關班機,並在受訪時說:「這件事必須受到關注。在川普政府之下,他們正主動把加薩人帶進美國,這顯然不是我們投票要的。」

她在社群上轉發「治癒巴勒斯坦」8月6日上傳的影片,內容是巴勒斯坦兒童抵達舊金山機場。此後,她又貼文提到聖路易(St. Louis)、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及休士頓(Houston)的航班,並聲稱該組織與哈瑪斯有關,但未提出證據,還標註州與聯邦官員。

德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羅伊(Chip Roy)15日深夜在X平台上回應她稱:「對這些班機深感憂慮」,並已著手查詢。佛州聯邦眾議員范恩(Randy Fine)也稱其為「國安威脅」。盧默則指出,她當晚致電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提醒他注意這些航班與她口中的「伊斯蘭入侵」威脅。國務院對此拒絕置評。

盧默長年從事反伊斯蘭行動。早在2017年,她就在社群發文,對2,000名逃離敘利亞及其他穆斯林人口大國暴力的難民溺斃拍手叫好。多年來,她不斷遊說國會與政府,要求將遜尼派伊斯蘭運動「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列為恐怖組織。盧比奧上周表示,國務院的相關認定正在進行中。

事實上,為受加薩戰爭影響兒童安排的醫療撤離航班已持續一年多,由多個慈善組織分別執行。急診醫師蘇貝赫(Mohammad Subeh)志願參與「治癒巴勒斯坦」工作,他表示曾在加薩治療過近期抵達舊金山灣區的孩子們。他說,這些兒童多有骨科創傷與嚴重燒傷,且因營養不良而惡化。「令人難過的是,社會上雖然只有一小部分人,但聲音卻很大,他們被恐懼與仇恨所驅使,把孩子去人性化,甚至推動剝奪這些孩子『救命與保全四肢』治療的政策。」

拜登政府前國務院資深官員米勒(Andrew Miller)則指出,加薩人若要取得美國簽證,必須親赴耶路撒冷、開羅或安曼的美國使館並通過安檢,「更重要的是,就算要前往美國使館,以色列軍方與安全部門也必須批准他們及同行者的出境。」他補充說:「以我的經驗來看,任何聲稱這些案例構成非比尋常的安全風險的說法,都毫無根據。」

美國伊斯蘭關係協會(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 CAIR)譴責此舉,稱這是川普政府刻意以殘忍手段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最新例證。

巴勒斯坦兒童救助基金會(Palestine Children’s Relief Fund)指出,暫停簽證將剝奪加薩受傷與病童獲得醫療照護的機會。該組織聲明表示:「這項政策將對我們的工作造成毀滅性且不可逆的打擊,過去30多年來,我們的使命就是將加薩受傷與病危兒童送往美國接受救命醫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