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年度重頭戲「太平洋島國論壇」(PIF)下月將在索羅門群島舉行,台灣今年未獲觀察員身分參加,外界盛傳是北京施壓索羅門排除台灣;陸方14日率先透過駐紐西蘭使館嚴詞否認,而索羅門外長夏奈爾(Peter Shanel Agovaka)今天(15日)也跟進,在斐濟公開表示,「沒有受到中國影響。」
針對外界指控北京介入PIF觀察員名單一事,大陸駐紐西蘭使館14日在微信公眾號反駁,指責相關指控「毫無根據,中方絕不接受並堅決反對」。不過,陸方同時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根本沒有資格成為論壇對話夥伴或觀察員,還稱「這是論壇絕大多數成員的共識」;陸方也提到,與太平洋島國是「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承諾協助應對氣候變遷等發展挑戰。
據法新社報導,今天在斐濟舉行的PIF外交部長會議上,夏奈爾受訪時稱,此次排除部分合作夥伴(包括台灣、美國與大陸)並非受中國影響,而是因論壇秘書處至今未就「對話夥伴」名單達成共識,導致會議安排雜亂無章。
夏奈爾強調,索羅門關注的是整個太平洋區域事務,「不是中國或台灣」。
紐西蘭外交部長皮特斯(Winston Peters)則未點名大陸,但警告「外人」干涉PIF決策可能導致分裂,並將此議題帶入外長會議討論;他呼籲所有外部夥伴「尊重我們組織內部的人」。
索羅門自2019年與北京建交後迅速成為大陸在該區域的核心夥伴,2022年雙方簽署秘密安全協議,引發西方關注。此次台灣被排除PIF,中美未獲邀,恐讓這場風波成為南太平洋地緣政治拉鋸的新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