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台21國「未獲邀」太平洋島國論壇 外界解讀:大陸施壓

索羅門群島總理馬內萊(Jeremiah Manele)近日宣布,今年由索國主辦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領袖峰會,將不邀請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21個捐助國參與。圖/取自President of General Assembly YT
索羅門群島總理馬內萊(Jeremiah Manele)近日宣布,今年由索國主辦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領袖峰會,將不邀請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21個捐助國參與。圖/取自President of General Assembly YT

索羅門群島總理馬內萊(Jeremiah Manele)近日宣布,今年由索國主辦的「太平洋島國論壇」(PIF)領袖峰會,將不邀請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21個捐助國參與。此舉被外界視為在北京政府的壓力下,將台灣排除在太平洋地區最重要的政治會議之外。

根據《路透》報導,馬內萊指出,內閣已決定不邀請任何對話夥伴出席9月舉行的峰會,原因是對各國與太平洋地區關係的檢討尚未完成。他表示,這項決定已告知18個成員國領袖,但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及公民社會團體代表仍將受邀。

PIF成員國包含台灣三個友邦,分別是帛琉、馬紹爾群島和吐瓦魯。值得注意的是,索羅門群島在2019年與台灣斷交,並於今年4月將台灣從其落地簽優惠名單中移除。

美國國務院表示,對於此決定表達失望,美國國務院重申支持所有PIF夥伴,包括台灣,依照1992年達成的共識持續參與領袖會議。

索國反對黨議員肯尼洛利亞(Peter Kenilorea Jr)批評,此舉是太平洋島國與全球捐助方交流的「重大錯失良機」,且問題核心「完全關乎中國和台灣」。

我國友邦馬紹爾群島總統海妮(Hilda Heine)則在議會發言時指控,去年在東加舉行的PIF會議上,中國曾干預,導致領袖聯合聲明中與台灣相關的內容遭到刪除。

外界擔憂,即便索國不邀請中國參加,北京仍可能在峰會場邊與各國領袖舉行雙邊會談,進而加劇組織內部分裂。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