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雙方公布聯合聲明 延長關稅休戰 專家:為川習會鋪路

陸方先前派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美方進行高層經貿會談。圖/取自新華社
陸方先前派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與美方進行高層經貿會談。圖/取自新華社

中美經貿關係再現轉圜,北京與華府12日同時宣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會談後,雙方同意將原訂8月12日到期的24%加徵關稅,延後實施90天,休戰期至11月10日。對此,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長吳心伯指出,此次延長休戰,有助於為接下來可能舉行的川習會「暖場」,營造正面氛圍。

根據聯合聲明,美國在休戰期內對大陸商品維持現行10%「互惠關稅」及20%芬太尼懲罰性關稅,總共達30%;大陸則同步暫停對美24%的加徵關稅,但保留10%的基準關稅。大陸商務部並宣布,暫停對先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28家美企採取行動,同時延緩對部分美國出口管制名單企業的措施。

吳心伯指出,此次延長休戰,有助於為接下來可能舉行的川習會「暖場」,營造正面氛圍,「但實質性的廣泛協議,恐怕還得等更長談判周期」。

旅美政治學者翁履中也指出,這次延長90天的休戰「早已確定,只等川普宣布」,不令人意外,重點在於美國現行對中僅維持10%的基礎關稅,遠低於川普年初喊出的125%高點,也低於本周起美方對其他國家實施的對等關稅水準。

翁履中認為,「加上額外的疊加關稅和懲罰性關稅,美中顯然還有得談」。

據《BBC中文網》報導,出口服務商GenPark創辦人兼執行長龐國強(Chris Pang)分析,中美休戰期恰逢美國「黑色星期五」與聖誕銷售旺季前夕,對中低毛利、運費敏感品類尤其重要,「這將緩解成本壓力,讓廠商在定價和促銷上有更大空間,至少今年旺季不會被耽誤,美國消費者也能買到性價比高的季節商品。」

不過,龐國強也說,現有的10%基礎關稅和20%芬太尼關稅仍在,長期風險與價格波動依舊存在。

美國克里斯多夫紐波特大學副教授孫太一認為,延長休戰「完全在意料之中」。他指出,經過4個多月談判,雙方已摸清彼此底牌與籌碼效應,「如果11月還沒談成,不排除再延長90天」。他指出,雙方對「和則兩利、鬥則兩傷」已有共識,但要達成廣泛經貿協議仍需時間。

今年4月起,中美關稅戰一度升溫至雙方加徵逾100%稅率。5月至7月,雙方先後在日內瓦、倫敦與斯德哥爾摩舉行三輪會談,5月日內瓦聯合聲明中,雙方首次同意延後24%關稅90天,並各自保留10%基準關稅與必要反制措施。

最新的斯德哥爾摩會談延長休戰,為雙方在農產品採購、科技出口限制、TikTok股權爭議等敏感議題上爭取更多談判空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雖放寬部分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但附加條件,包括要求輝達(Nvidia)在大陸銷售特定晶片收入的15%繳交美國政府;同時,他對印度加徵25%關稅,並暗示將對持續進口俄羅斯原油的國家採取「次級制裁」。

以下為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聯合聲明

中國和美國,憶及2025年5月12日達成的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以及考慮到雙方2025年6月9至10日倫敦會談和2025年7月28至29日斯德哥爾摩會談;雙方憶及日內瓦聯合聲明下所作承諾,並同意於2025年8月12日前採取以下舉措:

一、美國將繼續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號行政令中規定的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從價關稅的實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按該行政令規定對這些商品加征的剩餘10%的關稅。

二、中國將繼續(一)修改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對美國商品加徵的從價關稅的實施,自2025年8月12日起再次暫停實施24%的關稅90天,同時保留對這些商品加徵的剩餘10%的關稅;並(二)根據日內瓦聯合聲明的商定,採取或者維持必要措施,暫停或取消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本聯合聲明基於中美斯德哥爾摩經貿會談討論情況。本次會談是根據日內瓦聯合聲明所建立的機制框架下召開的會議。中方代表是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分享